找总结网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科研处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科研处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 cwl2

科研处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研处全体人员团结协作,不懈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及学校分配的其他工作,现就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2020年工作总结

一、修订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以及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了《关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试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办法(试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使我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更加完善,与国家、省教育厅的要求一致。

二、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今年,我校共发表论文106篇,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5篇,中文核心14篇,统计源核心5篇;参著作编教材13部;获奖及结项科研项目11项;专利21项。

三、申报项目,争取经费。继续与上级科研学术管理部门经常联系,及时了解科研学术信息,并积极组织我校项目(课题)的上报工作,向各部门下发上级科研学术管理部门文件,传达文件精神,按照要求指导材料的填写。全年共上报各级各类项目60余项,审批14项,争取科研经费28万元。完成了2020年鉴定通过的科研项目的登记和申报工作。

四、其他方面

全面统计了我校2020年的科研学术成果、填报了科技报表,并上报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

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完成了我校专业技术人员2020年继续教育完成情况统计、学分证办理,配合市卫生局、省卫计委对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的2020年继续教育的验证工作,验证合格率仍达到100%。完成了今年拟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复验,保证了大家顺利晋升职称;按照教育厅的统一安排,对我校2020年及今后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下发了安排意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崆峒学研究方面:完成了去年崆峒学研究院的工作总结,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改进工作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效果。制定了今年崆峒学研究院的工作计划,召开了崆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了今年的工作计划。经多方努力,研究院被评为平凉市先进学协会,并进一步申报了全国先进学协会。

参加学校党委、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安排的相关活动、学习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工作会议精神,撰写了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积极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特色工作

校庆工作:按照学院统一安排,完成了400多万字的校庆学术成果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印工作;邀请到了4名国内医学类知名专家教授,校庆期间来我院进行学术报告;对每位专家从接送、食宿、报告过程的服务等方面均作了妥善安排。

科研调研:按照学院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科研水平,确定科研支持方向,全面掌握科研活动现状,了解科研人员的想法,为学院有针对性地支持科研工作提供依据,对目前研究项目、意向合作项目、科研设想、已开展或拟开展科研所需的条件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目前结果正在进一步统计过程中。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配合市科技局接待了省科技厅“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调研,在座谈会上全面汇报了我校的科技工作,并提了三点建议,宣传了学校,使学校的科技工作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首届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考核验收工作: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科室全面统计了2020-2020年的论文、获奖科研、专著、教材、授权专利及立项、结项课题和经费,整理科技管理相关文件及科技工作总结,联合其他部门统计了“挑战杯”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毕业论文、国内外访问学者、学生学习交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活动、邀请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联合开展科研等,力争在评估中更全面反映我校的产学研合作工作。

第二部分 2020年工作计划

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理念,强化“科研育人”意识,将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我院的整体水平与综合竞争力。

一、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不断完善以激励为主的科研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优势与特色,培育新的结合点和突破点,推进“科研育人”进程,形成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全面提升我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强化领导责任,形成院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探索建立院系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引导系部、教研室横向和纵向强强联合,完善学院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科研管理的整体水平。积极引导科研工作者遵从学术规范,倡导创新精神。

二、加强科研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明确定位,有计划地分解科研项目,使科学研究项目具体到系部和教研室,建立起科研有序竞争的长效机制,努力协调科研工作中的各方面环节,保证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三、大力培育优秀的学术队伍。科研工作的核心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年轻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是一项战略任务,是支撑学院未来发展的支柱,是关系到学院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先决条件。我们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团结协作精神的科技队伍,让有发展前途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人早日成为学科、科研带头人。

四、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物质基础是科研工作的保障,充足的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条件。学院将根据事业发展实际,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资助精品力作,优化资源配置,设立教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给予科研启动基金,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五、建立科研工作、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在执行好现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动态绩效管理,设立科研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基金,提高科研发展贡献率,对在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或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人员以及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人员,给予重奖。

六、营造开放式学术氛围。

加强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吸引人才、引进先进的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向国内重点大学选派访问学者、实验室对外开放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

把握学术动向,切入学科前沿,柔性引进切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动员博士和硕士引进或参与其导师的项目,在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下,初步形成科研的拔尖队伍和人才,带动我院科研水平上台阶。

学院科技人才打破现有的系部、教研室限制,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弹性管理,鼓励有相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互补的人才自由组合,以实现强强联合,学院在场地、设备、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尽快组建学院科技人才队伍,实现自我造血,保证学院科技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

七、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和发展需要,优先发展特色专业,整合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培育新兴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色显著的重点专业,并依托专业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力争2021年建成1个有影响的研究中心。

八、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局部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项目,上水平,加大科研投资力度,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50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0项以上。

九、在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中,选拔有研究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绩突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其他专业队伍。通过横向联合开展科研,积累经验,培养队伍,提升学院的软实力。

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进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的横向合作,力争在2021年,校企联合攻关项目达到10项以上。

总之,2020年科研处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今后还要不断地寻找差距,谋求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