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2020年财政局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财政局工作总结范文

| cwl2

2020年财政局工作总结范文

过去2020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财政工作紧扣“奋力超千亿、全面达小康”核心任务,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聚焦聚力“四个大突破”,主动策应供给侧经济改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增收节支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06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完成了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后的收入预期目标。全市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2亿元,占调整预算87.17亿元的96.7 %,同比增长2.2%。其中: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业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60.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3%。

二、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扶持措施,把握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落实市政府降成本增效益推动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政策。策应营改增税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共取消、减免收费33项,办理增值税转型抵扣、政策性退税1.5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改善民生、支持金融资本等减免税4.11亿元;公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重新清理核定非税系统中的所有收费项目,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全力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政策。全年共兑现成长型企业、开放型经济、品牌建设、电子商务、重大工业项目等优惠政策资金1.43亿元,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三是创新财政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定“双向飞地”招商引资项目考核办法,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势产业集聚;筹集资金55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四是积极做好上争工作。全年共向上争取科技、农业和商业服务业等项目资金4.98亿元,有效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向省财政厅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9亿元,省转贷置换债券25.15亿元,调优债务结构,防范财政风险。

(二)强化财税征管措施,适应税制改革影响。坚持把组织收入摆在工作首位,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全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策应营改增改革后的政策调整,做好收入预研预判,及时制定全年收入目标调整方案,并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各征管部门。加强与国、地税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开展财税专项征管活动,强化对用电信息与申报销售异常、税负下降较大、长期零销售和零申报纳税户的核查,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对在兴施工的外地企业税收管理和房地产、建筑业进项抵扣开展研究,防止税源流失;完善房土两税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加大房土两税清理力度和陈欠税款的追缴力度。继续加强个体零散税收委托代征工作,对营业用房税收进行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综合治税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及时报送涉税信息,拓宽财税部门税源控管渠道,努力应收尽收。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全面梳理收费清单,推进非税收入均衡入库和动态监控。

(三)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保障民生幸福工程。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坚持民生优先,盘活存量、优化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支出。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达14.73亿元,增量资金重点向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扶困助学等教育薄弱环节倾斜。深入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全年安排各类学前教育奖补资金1204万元。建立生均拨款与办学成本、物价水平等联动的调整机制。完善全覆盖的政府助学体系,下达扶困助学经费1827万元,受益学生25386人。安排3198万元支持校舍安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预算编制中保障社会事业经费的落实,社保类财政补助13.29亿元,增幅达20%,保证了养老、失业、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优抚保障补助的足额发放,持续提高优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安排资金3.39亿元,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支持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补助和公立医院改革,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046万元支持促进就业。三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积极调度安排资金20.4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污水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整治等,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筹集资金4.93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580户危房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城乡安居保障水平。四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继续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有序推进文化惠民券工程,试点演出场次超200场,并向全市推开。

(四)坚持强农富民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调整后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预算6.28亿元,同比增幅14.5%。一是重点支持水利现代化工程建设。投入1.28亿元加强河道整治,完善挡排工程,持续整治水环境,支持“水美乡村”创建。二是继续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治理、小农水重点县等省以上涉水涉地项目资金3.1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市本级连续第四年安排6000万元用于“低水平、全覆盖”标准粮田改造工程,当年完成治理16.55万亩。三是创新金融支农模式。继续实施农机信贷扶持、老区扶贫贴息,当年贷款规模达6000余万元;积极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通过“一折通”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49亿元;全年筹集农业保险保费1.23亿元,理赔4700万元,主要种植业参保率达100%。四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市财政投资6698万元,建成农桥446座;安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4547万元,实施395个项目,惠及225个村;落实村级运转经费7811万元,安排4008万元落实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机制,拨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奖励资金3488万元,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完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对乡镇实际可用财力不足安排基本支出的8个乡镇,市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1345万元,推进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四本预算有效衔接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支出预算按经济分类科目编制到款级。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将政府和部门预决算支出按规定公开到经济分类科目,增加公开“三公”经费增减变动原因、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政府采购信息、预算绩效信息和资产信息等内容。三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超规定比例结转的政府性基金、闲置不用的预算周转金、专用基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对市级部门预算单位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清理甄别后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共盘活存量资金1.63亿元。四是加快政府投融资机制改革。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编制年度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实行总体规模控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对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评估监控。充分利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有利政策,置换存量债务,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继续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实体化运作,选拔人员组建五大平台公司,整合融资资源,增强融资能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市的应用,制定我市PPP实施意见,遴选出“XX社会福利院”新建项目向省级申报,实现PPP项目零突破。五是探索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新路径。拓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集中采购指导目录,将17个服务项目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修订公开2020年度市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不断扩大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覆盖范围。

(六)突出财政监管职能,优化财政运行质态。一是有效实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2020年重点开展了国企年报统计、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查融资平台担保情况,以及市级国有(集体)房屋土地资产清查测绘、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等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财政监督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对市总工会、教育局等13个单位开展部门决算核查,规范单位预算编制及收支执行行为;组织检查了安丰、陈堡、沙沟等12个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并延伸检查了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上下联动检查,检查了三家医疗机构的会计信息质量。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对部门预算3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出清单,不断扩大绩效目标申报范围;全年重点对农村公共卫生专项、科技创新券、河道夹沟保洁等17个重大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自评价;开展工业经济考核奖励、教育城域网、三水园等7个项目的重点绩效后评价,涉及资金2.86亿元。三是提升财政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城建资金预算管理,强化事前监督,做好城建项目库基础工作,汇总编制政府投资城建项目资金使用计划,统一扎口管理征收补偿安置结算资金。狠抓政府工程决算审查,努力节约财政性建设资金。全年共计委托中介机构审核基建工程527个,送审金额2.28亿元;已审结项目375个,核减工程款1726万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2020年实际完成支付业务6.2万笔,直接支付资金38.58亿元,公务卡结算1.63亿元;直接支付率达95.9%。

(七)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功举办专题辅导、主题征文、争先创优演讲比赛等学教类特色举措,组织开展了“财政调研月”、“立家规、育家风、严家教”“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二是进一步严肃政治规矩和财经纪律。全系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继续严格落实有关整改方案,完善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等方面管理办法。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三是突出制度建设,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坚持择优上岗、轮岗交流制度,及时组织人员纵向、横向交流。选拔推荐了8名同志赴新组建的五家平台公司开展工作,新招录了27名同志;对88名同志进行提拔、交流、明确职级。组织新招录人员岗前培训;全系统225人参加网上学习培训;选派76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四是认真做好财政便民服务,扎实开展“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大走访大落实”和“三解三促”活动,对结对的社区、企业、村庄和118户困难家庭跟踪走访,及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核发会计从业资格证509份,XX考点组织3439人次参加从业资格及职称考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财理财促发展。抓好涉企财税优惠政策和各项考核激励政策的落实,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发挥好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重点支持三大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助力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跟踪研究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市税收的影响,加强财税运行监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收入平稳增长。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保障全市各项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盘活整合财政资金,积极上争项目和资金,不断促进全市区域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坚持依法征管,着力促进收入稳定增长。跟踪研究营改增改革对我市行业税收的影响,加强财税运行监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收入稳定增长。完善奖励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各征管部门责任意识,把牢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强力推进财源建设,全力落实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把新增税源的培育作为组织收入的根本。关注重点税源,关注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应对,堵塞征管漏洞;继续开展税收征管专项调查活动,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及时掌握税源动态,促进应收尽收;加大陈欠税款清理和税务稽查力度,实行以查促管、以查促收。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统筹兼顾保民生。坚持优化结构,着力推进民生财政建设。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继续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及时调整低保、“五保”等供养对象补助标准,健全优抚对象财政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文化、卫计等社会事业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增进民生福祉夯实基础。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加快共同富裕步伐。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里下河水乡城市。

(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努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按照政府预算经济分类和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编制预决算。完善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改进公开方式。开展中期预算研究和试点,研究试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推进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逐步推行因素法分配专项资金。推进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开发项目库、预算绩效等系统,对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分配使用、退出机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广试行单位公务卡,推进乡镇(含开发区)集中支付改革。探索多样灵活的采购方式购买服务,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扩大购买范围。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PPP模式适用性研究,积极筛选储备项目,确保PPP试点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3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