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总结报告2020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总结报告2020

| cwl2

201X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着眼全局,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对照市局201X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现就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目标任务1:服务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法企同行”活动,成立市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组织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加强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不断提高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质效。

主要成效:201X年,全市律师共走访企业32628次,组建各类法律服务团(组)107个,建立服务企业联系点243个,收集排查企业法律风险服务需求4120项,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问题9337件,发放企业法律服务手册4.98万册,挽回企业经济损失约20亿,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全市律师参与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部门、法律援助中心、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近百个窗口单位值班6000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次,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措施:一是积极引导广大律师全力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组织开展了“法润无锡”、“法企同行”、“走出去”企业专项走访等法律服务活动;会同团市委组建了市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以属地分片包干的形式与全市近5万家中小微企业结对,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二是加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工作。梳理了150家无锡境外投资重点企业,组织律师分片区开展走访,全面摸清境外投资企业发展状况、法律服务需求和经营发展风险;推进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协调省司法厅、市人民政府和红豆集团三方签署了《共建江苏驻柬埔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框架协议》,指导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在西港特区成立了法律咨询公司,为园区企业在土地、税收、项目运营、劳动用工等领域提供贴身法律服务。支持无锡律师团队为C919大飞机的综合监视系统合资企业筹建过程提供全程法律服务,被新华社、司法部等媒体广泛报道。三是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荐6名优秀律师担任市国家安全工作法律咨询员;推荐30名骨干律师参与市检察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组织全市律师参与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部门、法律援助中心、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近百个窗口单位值班6000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次;组织律师做客“政风面对面”、“直通937”等节目,现场解答法律问题百余次。

目标任务2: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加快体系化、标准化、实战化、多元化、长效化建设进程,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品质有效提升、体系不断完善、均等化持续推进。

主要成效: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建成,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专业法律服务领域便民法律服务产品不断更新,政府购买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服务专业力量、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为满足群众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推进措施:围绕加快建设“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意见》,成立协调办公室,统筹资源,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一是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明确各级平台功能定位,规范功能设置和岗位设置,完善工作制度和服务要求,探索建立评价与改进机制。加大7×24小时“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宣传力度,累计接听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件次,实现同比增长30%。建立31家军人军属法律服务站,开展送法进监狱、送法进军(警)营等活动117场次。建成259个公共法律服务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00场次。二是全力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建立包括24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有力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推进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实施无锡名优律师人才培养工程,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纳入太湖人才计划,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行业能力水平。会同市人才办出台《关于在全市组织开展人才创新创业法律服务行动的实施意见》,组建市、市(县)区人才创新创业法律服务团和园区法律服务驿站,为全市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捷、精准、专业的法律服务。201X年全市法律服务行业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4306家,代理各类案件41125件;办理各类公证77718件;出具鉴定意见书9647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413件。三是深入落实司法行政惠民举措。出台司法行政聚力发展、聚焦富民20项惠民举措,开辟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发布法律风险提示3200余条,设立流动人口“法律诊所”86家,建立后续照管服务站88个,建成“法治书屋”115个,减少公证证明材料693件,减免公证收费70余万元。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请将劳动关系、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遭受家庭暴力主张权利等8项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扎实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市115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目标3: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建设转型升级。制定机关部门“七五”普法责任清单,编制“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办法,运行无锡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建成集数据分析、推送、在线服务和智能匹配系统于一体的无锡智慧普法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主要成效:制定机关部门“七五”普法责任清单,编制“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办法,建成运行无锡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建成集数据分析、推送、在线服务和智能匹配系统于一体的无锡智慧普法体系,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进措施:一是加强普法机制建设。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无锡市国家机关“七五”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我市61个机关部门的普法职责任务,进一步优化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 印发《无锡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制定市(县)区和机关单位两个考核细则。二是强化普法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完成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的建设布展工作,拓展了环保、食药、安全、交通、禁毒等专业法宣传内容,融合了宜兴法治陶瓷、锡山法治版画、惠山法治桃娃、滨湖法治篆刻等特色文化元素。在全市组织开展“美好生活·德法相伴”系列活动,推出“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法企同行”行动、“法进军营”五大行动。三是全面升级无锡“智慧普法”平台。联合专业机构和40余家专业法部门,开发打造集民众法律需求数据搜集分析系统、法律知识推送系统、在线法律服务供给系统和法律需求智能匹配响应系统于一体的无锡智慧普法体系。201X年12月,市司法局局长杨智敏在首届“智慧法务”发展大会作无锡智慧普法主旨演讲,该项目得到了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目标4:推动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制度在多元化解中的基础作用。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成率达到80%以上,人民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成率达60%以上,确保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上访事件、民转刑案件预警率分别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满意度95%以上。

主要成效: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成率均达95%以上,全年共受理矛盾纠纷64397件,成功调解64385件,调处成功率为99.98%,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上访事件、民转刑案件预警率分别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满意度达到95%。

推进措施:进一步巩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成果,在医患纠纷调解组织全覆盖基础上,一是着力推动劳动、交通、消费、物业、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发展,指导市银监会无锡监管分局成立了“无锡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开展银行业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参与创建平安金融活动。借鉴在派出所100%设立“派驻式”人民调解工作室经验,持续推进“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工作。二是着力培育个人调解工作室,以品牌效应提升人民调解影响力。目前,全市建成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599个,人民调解员5710人。在法院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16个,在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132个,设立交通事故调委会33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专业多元的“3N31”人民调解组织体系。

目标5:推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转型升级。全面扎实做好特殊人群安全稳定工作,抓好社区服刑人员安全监管,强化社区矫正重点人员管控,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100%纳入过渡安置、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推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融合发展。

主要成效:对社区服刑人员100%落实重点管控和动态管控,201X年,全市共撤销缓刑收监21人,对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收监3人,警告235人,提请治安处罚8人,追回在逃社区服刑人员1名,查处不假外出人员171人次,有效维护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的严肃性。对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率、安置率、帮教率均达100%,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100%纳入过渡安置、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解戒人员操守保持率达92.45%。

推进措施:一是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标准,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履职、规范执法,严厉打击不服从管理和对抗管理的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损害修复工程,聚焦家庭、被害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模式,通过开展教育矫正“三个专项活动”,修复已损害的社会关系,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出台《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刑、刑释和解戒人员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帮教工作,促进特殊人群顺利融入社会。二是深入推进安置帮教“前置化、协议制、社会化”改革,推行人员衔接留痕管理和备案制度,建立“释放难”等重点人员衔接问题预警机制和处置流程,积极协调将重点人员管理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大远程亲情视频会见系统社会宣传和应用管理,累计完成远程视频会见预约69次,成功会见33次。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及其未成年子女专项帮扶活动。排查走访社区服刑、刑释和解戒人员特困家庭448户。三是持续推动后续照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健全市、县、乡三级后续照管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后续照管工作“网格化”和照管对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与强戒机构合作,完成人员信息对接传送406人,签署后续照管协议392份,推荐21名照管对象成功就业,对487名照管对象开展心理咨询、纠纷化解、应急救助等相关帮扶服务。

目标6:推动改革创新。出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相关制度,深化全市名优律师人才培养工程;贯彻落实《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规范司法鉴定执业秩序;打造“智慧普法”工程;推行法律援助专家律师办案模式,建立法律援助专家律师库。

主要成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133名律师进行重点培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水平。以规范司法鉴定执业秩序为抓手,确保《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落到实处。对“无锡智慧普法”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一平台四中心”(即无锡智慧普法平台、普法需求中心、普法产品研发中心、在线法律咨询中心和联动机构共建中心)。推行法律援助专家办案模式,建立包括24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有力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推进措施:一是出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相关制度。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工作机制。会同市防范处理邪教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市律师协会等单位建立了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律师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畅通律师执业权利救济途径。以主办“关于依法落实律师调查取证权保障制度”人大提案为契机,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档案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卫计委、市法制办就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利召开了座谈会,起草了《关于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利和规范律师调查取证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二是深入推进名优律师人才工程,将133名优秀律师列入培养计划,分别组织赴香港城市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及省司法警官学院宜兴分院等高等院校研修培训,提升律师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制定下发《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学习宣传意见,确保《条例》准确实施;不断加强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201X年度执业情况审核工作;探索开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完善司法鉴定业务类型和布局;积极鼓励、推进相关司法鉴定机构拓展业务类型,完成对无锡中诚、中西医司法鉴定所申请增加鉴定项目材料进行审核。四是进一步完善“智慧普法”工程。对“无锡智慧普法”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一平台四中心”。使其基本具备民众法律需求数据搜集分析、法律知识推送、在线法律服务供给、法律需求智能匹配响应等基础功能。项目被列为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惠民工程,并荣获法治无锡建设实施工程项目优质奖。五是推行法律援助专家办案模式。下发《关于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专家律师办案模式的通知》,根据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律援助办案律师专家库、试行专家律师办案的经验,在全市推开专家律师办案模式。组建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或专家库8个(各板块全部组建),包括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64人。组织专家团律师到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和法院、看守所等工作站值班(每人每年至少1天),共参与值班900天,办理案件1413件(约占全部案件的30%),主要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部分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案件。

目标7: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实现201X年“三公”经费零增长;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做到能源消耗较201X年有下降。

主要成效: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相关规定,做到“三公”经费严格支出,只减不增。“三公”经费的支出及审批手续严格,严格按规定列支,201X年“三公”经费较上年小幅下降。加强节能教育,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规章制度。201X年人均水、电消耗均较201X年有下降,印刷用纸零增长。

目标8: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提升作风效能。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主要成效:作风效能有效提升,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推进措施:一是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建立重点突出、合理可行、可比可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督查督办与抽查核查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三是采用客观、适用、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办法,简化考评程序,减轻基层负担,使考评数据易采集、可量化、可比较,能够真实全面地体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状况。四是以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标尺,积极引进系统外部评价,特别是反映群众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评价,实现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统一。五是按照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建立符合司法行政特点的不同人员、不同岗位的能力标准体系和培训大纲,按照先试点后推开原则分步推进,逐步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司法行政队伍。六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改进反腐倡廉教育方法,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大执法执纪力度,营造拒腐防变自律氛围。

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