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个人学习总结 > 2020年研究生个人学习总结

2020年研究生个人学习总结

| cwl2

2020年研究生个人学习总结

不觉中研究生生活已过了近两年,这期间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收获颇多,不论文从思想、学习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思想方面,我逐渐脱离了以前把学习当成完任务的稚嫩思想,转而以更成熟的状态来体验研究生活。进入了研究生的生活后,才知道原来研究生的生活是完全不同于本科生的,在这里,导师的作用是指导你,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指导,而不会整天要求你干这干那,再不会跟你说,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自己领悟这句话的含义了,完全是靠自觉,思想上要形成这种意识,不能再像个小学生一样,不但由别人督促学习,甚至有时,需要别人给你布置了活才会有意识学。思想上的成熟是我们即将踏入社会的一个必修的训练阶段,在校园的生活中,我们必须明白,将来的社会责任、个人责任,闲的时候想想未来的打算,不能在快接近而立之年却一无所获。

在学习方面,从本科大四时进入实验室,应该就是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以前,学习仅仅是为了考的好成绩,拿到奖学金,有些科目虽然分数很高,但是实际上并不了解,知识并没有被我吸收消化掉,特别是在课程设计这样的能够锻炼个人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没有积极的去学习,大多的时候总是在借鉴别人的程序结果,这就使得我很害怕编程。然而,到了实验室之后,硬着头皮作程序时,发现每当自己编制的一段程序运行正确时,心中总是满心欢喜,终于发现程序完全能够带给人快乐的,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能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再者,就是文字编辑能力的提高,在实验室里,导师布置给我们的一些任务,对我个人而言,那并不是任务,而是我提高学习能力的机会,在这其中,我所做的文字工作比较多,比如写个论文之类,导师会指导我论文应该以怎样的方法写才能写的出彩,而不仅仅只是个说明文。科研生活与社会实践应该密切相关,遗憾的是在这期间并没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有此禁锢,但是却推动了在科研学习上的进步。

在组织纪律方面,以前理想中的研究生活是自己一个人在那搞研究,没人打扰,爱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来都行。进了实验室才发现,老师在那里坐着,你根本不好意思来晚了,如果整天迟到,无组织无纪律的,那我想这个人在学习反面就很难有高的突破。我认为老师心中所想必然跟我的想法一致,因此,尽管由于晚上睡觉晚,早上不愿早起,我也会逼着自己快点起床,偶尔的几次迟到也就情有可原了。在这里,我就摈弃了以前感觉束缚的思想,而完全将思想的解放指导纪律性的行动。

在身心素质方面,首先我懂得应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在这期间我会时时打打球,锻炼一下,而想想本科时是根本不会去想要打球运动。另外,我还给自己定了学好英语的目标,尽管我的学习方法是看英语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但是这样坚持下来还是有些收获的。再者,我明白人需要不断的学习,文学素养在其中有个很高的要求,比如,如果与人交谈,他们很容易从你语言来探究你的学识,胸有万壑才能吐字成章。虽然身为一名理科生,但还好我的爱好却是看书,经常会涉猎各种书刊,不过,我还给自己定了多看好的文学作品,少看网络小说的方向。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想课余时间若好好的利用,完全可以让我的头脑中多它几部书。

有人觉得研究生活枯燥无味、乏善可陈,而我要说,这是他还没有融入到研究生活中去,成为一名研究生是光荣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当然,高学历的我们更要培养自己高学历的学习能力,这当然不仅仅指我们专业的学习,还要包括各方面的学习,人际交往、人生规划等。只有将这些能力很好的掌握,我们在毕业的时候才会笑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了。

2020年研究生个人学习总结(2)

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值此毕业之季,撰写个人总结,顺之天理,亦顺之人情,不可不明诚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谚语有之曰:“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有一位学者常对他的学生说:“研究生三年,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回顾三载读研生涯,我本人亦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感触之深,收获之大,恐不能依托言语表达。若必言之,暂且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学会了读书——形成了文本本位的读书观

文本、作者、读者和世界,谓之读书之四要素,四要素之间各自相互影响地发生着作用。我们专业(科学技术哲学)的课堂大多采用“学生主讲——老师答疑”或“学生主讲——同学批评——老师答疑”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面对这种先进的授课方式,我起初并没有做好。由于受到文学思维的影响(我本科是中文系,并酷爱文学),在起初读书时,我总是对文本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即我的读书方式大多停留在“读者本位”。

经过老师们的严格管教,以及导师苦口婆心地劝导,我终于逐步实现了由“读者本位”向“文本本位”的过渡。这一转变实现后,我意识到其实读书很简单,尽管到了研究生,读书所采用的方式仍然无外乎是小学以来在语文课上的读书方式,即“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写出中心思想”。在读书之前,要去除自己的一切理性的僭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受其它研究成果的干扰,亦不能受自己主观好恶的影响,惟文本存焉。

二、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形成了实在论的真理观

学会读书之后,也就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看不到;问题是有待要解决的,尽管我们摸不着。文本本位的读书方式,似乎必然引申出对真问题的认识;相反,读者本位的读书方式,恐怕只能导致一些自己构建的或者假想的假问题。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理论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并能够通过符号世界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前者表明了做研究之依托,后者表明了做研究之意义。

在三年的研究生训练中,我逐渐形成了构建主义基础上的实在论的真理观。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构建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文化或文明更是构建的;然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我们的研究不能活在真空中,我们只能通过研究对我们的环境进行逐步改变。但是,在我们已经身处其中的被构建出来的文化中,知识具有实在性和独立性,发现一个知识体系内部或者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发现了真问题,能够解决这些知识冲突,也便就解决了一个学术问题。尽管我的真理观或许还会变,但至少目前我信奉它。

三、学会了做学问——形成了以小见大的研究观

思,是无限的;但行,是有限的。思之无限,经常致使我们心猿意马,迷恋于那些大而无当的大问题,这也是人类理性的一种本性;然而,行之有限,却时常告诉我们,感性和幻想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靠理性和踏实地付出。马尔库塞经典著作《单向度的人》的副标题是“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单向度的人”这一大问题受到“发达工业社会”和“意识形态”的限定之后,形成了一个较小的问题,但通过这一小问题的研究,马尔库塞阐述了一个整个世界的大问题;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和库恩的《哥白尼革命》等名著也均是以小见大的典范。

或许也是因为自身理论素养不够的缘故,我的硕士论文依然是选了一个小问题,在生物学哲学中,我选择了社会生物学;在社会生物学中,我选择了多层选择理论;在多层选择理论的研究中,我选择了以利他行为进化难题为切入点;尽管如此,这一小问题处理起来也并不容易,我仍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从对这一小问题的研究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大的收获并获得了一些大的视野,我的关注点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层面的利他行为,我已逐渐对人类利他主义、宗教利他主义、帝国的兴衰等大的问题有所感悟。

四、以学术养学术——形成了自食其力的生存观

此前,中国的研究生大多是公费,即使是公费也依然要靠父母补贴,然而这种生活的无忧无虑似乎也并没有对促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多大贡献,甚至相反,这种安逸导致了许多学生的不思进取。我本身是自费生,除了每年要交一万元的学费之外,还要解决每月近一千元的生活费,虽然父母供得起我,但二十多岁的我已经无颜再向父母伸手。我必须实现经济独立,必须自己为自己的梦想买单,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实现了这一转变。

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必要功课,这种竞争机制也大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学术发展。这三年,我似乎过着像这些国家的学生一样的生活,“回首漫漫求学路,无尽汗水无限情”,我本人先后获得了两次学费一等奖学金,并于研三很荣幸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得以保证我顺利完成了学业。经济独立之后,才有资格谈人格独立;同时,经济独立之后,自己的思维方式也逐步发生了转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再仅停留于学院书生的稚嫩天国,而是逐步走入了经过生活历练的成人世界。

五、如果失败了只能表明自己还不够优秀——形成了“躬自厚而薄则于人”的内省观

思维,总喜欢绵延不绝,不想停歇它欢快的脚步——那是因为它在指向他者。发现他人的缺点和发现体制的不足,都是比较容易的;而回归自我,反省自身,却似乎总显得那么困难。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但欲收获则必先耕耘。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困境总比顺境多,而当我们面临失败时,又有几人能够不抱怨环境而“反求诸己身”呢?——难哉!

我等皆俗人,我等皆居于俗世,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能无限地趋近之。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绝对的,社会中总有一些投机者,竞争中总有失当之处,制度中总有不完善之章,与其抱怨之不如改善之,若不能改善之则改善自己,所有人的作恶也不能成为自己作恶的理由。在三年读研中,我也曾遇到过自己的成果得不到认可的情况,曾经抱怨过他人,但后来逐步实现了内省,即如果自己失败了那么只能表明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应该这样做,我也只能这样做,我认为这也是最佳的处理困境的方式。

六、做一个为他者——坚定了为推动全人类的进步而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

启蒙运动以来所强调的一些自由、竞争、自私、社会契约等理念正面临着它所应有的危机,资本主义用来XXXX封建势力的手段如今成为了束缚人类幸福的另一种枷锁——或许,合作、利他和为他才是人类的本性。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利他主义为研究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也逐步成为了为他者,并最终坚定了以为推动全人类的进步而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它时常把我从海德格尔的“沉沦”拉回“此在”,把我从生物学层面的“自私”拉向“利他”并进而拉向“为他”,把我从“小我”拉向“大我”。

人人皆有信仰,无信仰则寸步难行:若我们不相信前方是实地而非陷阱,则我们无法跨步前行;若我们不相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则我们今日无法安然度过;若我们不相信自己的伴侣,则婚姻生活处处充满危机;若我们没有支撑一生的信仰,则我们很容易混沌于世、荒废此生。社会是否在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不知道,我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谁都不能预言未来,但我相信它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我会为此而不断地努力。博士毕业后,我不知道四年后的北京就业情况怎么样,但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只不过有些回报会来得晚一些,我相信如果我失败了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不是知性和理性所能解决的,我们惟有靠信念、理想和信仰来解决。

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