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延安实践教学学习心得

延安实践教学学习心得

| cwl2

延安实践教学学习心得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与时俱进,是长期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法宝,每一个共产党人要自觉将延安精神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顺利。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他在自觉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伟大的实践。

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精神内涵

延安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国共产党的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陕北延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他们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在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精神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是一种不断激励我们前进取得顺利的精神和传统,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1、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概括而言,有客观条件、政治基础、理论基础三个方面:

(1)客观条件。陕北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方面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经济状况恶劣,另一方面,日寇及国名党反动派不断对延安进行经济封锁及军事围剿,条件异常艰苦。面对饥饿和生存的危机,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动大生产运动,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努力自救,最终战胜了困难,赢得的顺利,延安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南泥湾精神是艰苦条件下的敢于征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2)政治基础。政治基础主要表现在:第一,延安成为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重庆谈判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心;第二,延安是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及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总后方,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敌后各战场及各抗日根据地提供大量的物资及优秀的干部;第三,延安是当时集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区域,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和各类人才的革命大熔炉正是延安的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法人抗大精神,成为延安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政治条件,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典型代表。

(3)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在延安时期创立的,是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等著作中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中,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主要内涵的延安整风精神,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中,明确提出白求恩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集中体现,张思德精神体现了共产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重要性》文章中,提出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2、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延安精神是优良作风和传统的精华和结晶,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描述和体现,永葆生机和活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对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提出了要求。无论具体表述如何变化,延安精神的内涵是不变的。

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保证。第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延安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五,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

延安精神在梁家河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知青岁月,是延安精神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代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坚持真理,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梁家河以自身实践弘扬了延安精神,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有无比坚定的党性信仰,在实现了从普通知识青年到共产党员的身份转换。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在梁家河,习近平表现突出,为村里的乡亲们“出了不少点子”,办了不少好事,与乡亲们早已打成一片。然而,当习近平向组织递上《入党申请书》的时候,组织以他“成分不好”、父亲还在接受批斗为由,把他的申请书退了回来。后来,习近平再次递上《入党申请书》,这次,他的入党问题被提到了县委常委会上。1974年1月,组织终于批准他入了党。

在梁家河,习近平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为百姓谋利益。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曾经对媒体介绍说,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梁家河是习近平同志立身、立业、立言的出发地,也是他践行党性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锻炼地。

2020年习近平访问英国时曾谈到,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他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梁家河,习近平与农民打成一片,对农村的各种活计,就跟着学,遇到不懂得问题,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的,他成了种地干活的好把式。习近平自述,最重要的,他学会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了解决乡亲们实际问题,他从不墨守成规,敢闯敢干。在赵家河,冒着政治风险,打坝治理神车沟,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改造厕所,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厕所革命”。在梁家河,修建水坠坝时,为了保证坝体安全,他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他跑到县城,请教水利专家现场勘查,精确计算,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在修建沼气池时,面对沼气这个全新的事物,能否适用于梁家河,他亲自去四川寻找答案,确定建设沼气池后,面对一个一个难题质疑,“实干”和“事实”是他解决问题的有力途径。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把个人生活融入梁家河村民的生活中,同时也把个人责任与村民生存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把村子发展的责任担在了肩上,心里永远装着人民。践行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在梁家河成立了铁业社,代销店,有先后办起了缝纫社、磨房、菜园等,带领社员打了一口甜水井,影响乡亲们读书学习,这一系列活动展示了他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决心。

为了解决梁家河粮食增产的计划,提出在梁家河沟口的打一座水坠坝的计划,是一项新技术,风险很大,并且涉及到村里12户人的利益,村里人很多人反对,吃力不讨好。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并为此投入全部热情,一边指挥,一边劳动,苦活、累活抢着干,不分白天黑夜,带领大家终于打成了这个坝。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这是习近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他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大办沼气的报道,知道了沼气的好处,就到公社请了假,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要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回到村里,习近平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从不知道沼气为何物的大多数乡亲听得云里雾里。习近平知道这是一件新生事物,他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社员。他亲自施工,1974年8月,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建成本县第一口沼气池。

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帮村里通了电,修了学校,修了桥等,村里老乡有困难找他,他都会尽力相助,习近平永远将人民装在心里,始终想着为人民做点事。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既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境界,也是一种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艰苦指的是客观环境和条件,奋斗指的是主观努力和进取。艰苦奋斗就是指在用主观努力和进取战胜客观的环境和条件。

梁家河是陕北贫困的一个农村,当年基础条件恶劣,条件十分艰苦,农民缺吃少穿。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陕北人用“苦焦”二字来形容生活的艰难,用“受苦”来形容劳动的艰辛。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在梁家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是他经受的“五关”,而最难的是跳蚤关。面对这些苦,习近平同志在自述中讲到:“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以苦为荣,无私奉献, “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 习近平干活从不“撒奸儿”,“在梁家河,习近平干的最多的活是打坝。”在陕北,山多地少,干旱少雨,修坝田,建梯田不仅增加土地,而且有利于保墒。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打坝要靠人力一层层把土填好,再用很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实,是强度非常大的体力劳动。“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习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融化,寨子沟打水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人们对干活不惜力气的习近平竖起大拇指:‘好后生!’

5、坚持真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在梁家河,习近平也时刻保持着坚持真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初到梁家河,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这些不同概念在他心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他第一年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阴影,是他和梁家河有种距离感。拿面包喂狗事件、家庭的遭遇等一系列事件,使他挣扎在“生存还是毁灭?”的追问中,十分苦闷,不知道如何办。其他人出工干活,他却打不起精神来。面对这种情况,他当了一次“逃兵”,请假回北京探亲,在北京被当地公安抓起来关进派出所,干了四五个月的重体力活。

面对这种思想上波动,他在姨夫帮助下,逐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后,认为自己没有注意团结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宝,他的“团结关”,决心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带着这样的团结关,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

在梁家河的工作中,面对乡亲们对事物的质疑,习近平也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最终说服乡亲们同意自己的做法。

2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