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党员赴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赴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 cwl2

党员赴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七年的地方,也是他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地方。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有幸参加赴梁家河学习考察活动。梁家河之行最大的感受是:

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梁家河期间,我们认真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土炕和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知青淤地坝,知青旧居中,那些简陋的粮仓,颜色陈旧的桌椅,现在已很少能看见的煤油灯、木箱、水杯、土坑、土灶等,无不反映当时知青生活工作的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我们边看边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写到的“几年中,我过了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觉得这些很亲切,纷纷说道那个年代,生活真的很苦,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土地以博大的胸襟接纳了习近平,他也用真诚的实干来回报这片经历苦难而又无比多情的土地,他曾回忆说:“早上天亮起来上山干活,”10点多钟回来自己做饭,吃过饭后11点多再上山干活,干完活晚上回来在看两个小时的书“。村民回忆说:当年的习近平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从15岁到22岁完全生活在人民中间,劳动在人们中间,不分彼此、坦诚相待,而这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的热爱也逐渐化作他日益坚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和担当。

二、“三严三实”的做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一个“实”字。习近平后来也谈到在陕北七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习近平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时刻保存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在梁家河人的眼里,当年担任大队支书时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可以说,四十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

三、干事创业的创新精神

年仅16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梁家河插队。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他不仅当上了梁家河的大队支书,而且带领梁家河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的村民修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修建了沼气池,建起了磨坊、铁业社、代销店,告别了食不果腹的生活,村民不仅衣食无忧,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作为党务工作者,经过此次学习考察,更加坚定了我干事创业的信心。回到单位后,我要第一时间组织全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感人事迹,以及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代代梁家河人拼搏创业的精神和加快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让大家思想接受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同时,我自己也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并且要结合本馆实际,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平台和专业知识,做实、做细群文创新和精准扶贫工作,为群艺文化活动上新台阶,书堰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做贡献。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坚信人定胜天,付出就有回报。

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