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个人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心得

个人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心得

| cwl2

个人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心得

早在夏朝,我国便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古至今,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然,“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于社会、国家的重要性从未变过,是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很大程度上,教育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根据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现代教育又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职高、大学等,而其中,大学,即高等教育是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欲将知识和技能转变为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到: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山动地摇。由此可见,本科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做人、找到兴趣和特长所在或是掌握一项或多项生存技能。因此,位于其首的便是“德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次则可用三个短语概括: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创新。

先来谈谈何为“德育”。所谓“德育”就是德行的教育,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德者,心、行之所值也,心性善良、仁义道德,行为亦合乎此,则为有德之人。那么,如何“育德”呢?以我之见,师者,以身作则,润物无声,或无一句德教之言,却可达“育德”之目的。此外,思政课之类亦可教之。学生会、团委等,作为学生组织,也承担着思想引领、服务学生的责任。组织所组织的各类活动,皆可让学生身心参与与互动,更加贴近学生,那么活动的策划目的和初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活动,若能启发一部分学生、让学生受益,那么活动就是成功的。而在此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也会受一些影响,带给学生一些正能量。

“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到如今依然适用,且十分重要。人生而不同,在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各异,教育,在公平公正方面自然要一视同仁,但是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必须区别对待。本科教育阶段,其教育面比中学更加广阔,不能偏向于学习,而是综合性的教育,为的就是发现各个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力,有的学生是学霸,有的学生热衷科研,有的体育方面突出,有的则在艺术文化方面很出彩,有的展现出非凡的经济头脑、有的则能说会道是优秀的外交能手......总而言之,学生都各有特点,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好或者都去搞科研等,大学本科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各种能力,而每个人在能力方面都有所好恶、有所长短,实不可强求,引导其发现、肯定其优势、鼓励其发展,这便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进而有利于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机器化生产。

本科教育,所教的知识比中学更广、更专业,也比中学更接近社会的入口,而知识若禁锢于书本,则无异于纸花徒有其表,翻来覆去,纸上谈兵,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就直接进入社会,他们需要立身之术,本科,除了一些人际交往等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知识了,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作用,而之所以上大学,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知识、长本领,能发挥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作用,那么学生就有能力立足于社会。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的运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在学校,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实践教学、合理安排在理论课之间,让学生慢慢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那么学生走入社会便能更快地适应。“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的便是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我认为学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错,很多课程,我们的实验课几乎占了一半,上完理论课就会有相应的实践课,每个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学院或学校也开展了一些药植辨认大赛、药膳大赛、中药饮片鉴别大赛等,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实践学习中去。但我认为不足之处是关于实验操作的比赛学院或学校开展得比较少,或者说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去。

大学,不再有高考的束缚,课程设置上也有比较大的自由度,而大学生正值年轻活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是高峰,不能以考试、正确答案等封固学生的思想,应当更多地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有的学生会产生一些看似奇怪的想法或者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想法,但这些都不要去刻意扼杀,而是保留意见、提供建议。学习中,很多问题可以去引导学生思考,很多答案可以是多元化的。《学记》中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的便是要启发学生,而不是把死板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孔子亦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是因材施教的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生活处处可创新,青蒿素药物的发现是创新,带橡皮的铅笔也是创新,关键在于有没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因此,本科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而这些止于说教则无异于走马观花,几乎无用。我认为最有效的莫过于制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学生被气氛所感染,自然会刺激学生的思考、提高创新意识,从而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实践的冲动,如此一来,可进一步活跃创新气氛、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如何去制造一个创新环境呢?我认为创新创业活动或比赛是途径之一。有奖励便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论文大赛等都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的。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班上的学习不能止于成绩,而是需要引导各个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其实创新的产生都是基于某个问题,所以如果班上学生能多思考、多提问,那么学习和创新氛围就上去了。再者便是实验室,实验室的导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所带的研究生,也要关注一下实验室的本科生,有时候一两句的指导或者点播可能就会让本科生受益无穷,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不能只是要本科生做实验,而是要多和本科生交流探讨,说不定本科生的某个想法就能解决一个大问题呢。作为一个本科生,首先是要积极、虚心地向师兄师姐学习,不懂就问,把实验原理、目的等搞清楚,学会自己思考,为什么失败、哪些地方没注意.....不能说只要跟着做实验就好了,那样无异于一个打工者,没有建筑蓝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是劳动者,独立出来便建不了一栋房子。实验室的气氛也关系着整个实验室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状态,一个好的实验室,总是能将气氛带动起来,连本科生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研究。

教育是民生、是国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前途,本科之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学生,我们要做的便是积极去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学知识、长本领,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将来成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献身于国家建设的有用之人。

2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