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大型历史剧《汉王陈友谅》观后感

大型历史剧《汉王陈友谅》观后感

| cwl2

大型历史剧《汉王陈友谅》观后感

有关陈友谅的故事自小的时就常常道听途说,长大后从历史书本里也只是粗略地了解了关于他,关于他与朱元璋和关于他们那段历史风云的许多的故事,亦时有感叹,对于那些褒贬不一的历史评价也常常让人难以释怀。作为以地道沔阳人,对数百年前的这位同里老乡一直是多有崇拜,引以为豪。

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历史需要勇气,用戏曲艺术表现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更需要智慧。仙桃市花鼓剧团用花鼓戏曲把陈友谅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传奇人生搬上舞台,编创出了大型历史花鼓戏《汉王陈友谅》,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他怒杀贪官,举旗成军的旷世豪情;目睹了他铁面无私,严肃军纪的凛然正气;体会了他广囤军田,自创沔阳三蒸犒劳义军的侠骨仁心;领略了他临危不乱,拒降反诏元军的雄才大略;痛惜他刚愎自用江东桥中计以致兵败鄱阳湖的悲惨结局。

该剧编创者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完全跳出了对立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判,以还原历史,尊重历史为原则,在编排戏曲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戏说”的成分,近乎好无褒贬地演绎着人物成败的历史,任凭观众去评说,去品味。让我们犹如在读一部高度浓缩历史的同时,不得不好好思索自己的人生。

本来只是为了看戏或者是听戏来观赏《汉王陈友谅》的,但看着看着,这种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思索人生的情绪越来越浓,渐渐弥漫周身,一时间似乎血液里流淌的全是大汉的血液,肺腑里呼吸的尽是大汉的空气……

成王败寇,盖棺定论已是千古习俗,我们难以颠覆。但我想:若不是陈友谅一生重情重义太过相信康茂才,以他当时指点江山和如日中天的雄风气势,统一天下也并非不能。若如此,中国元代以后的历史走向也许将为另一番景象,朱元璋的明朝霸业也许只是海市辰楼。

由此我又想到历史上为红颜而倾国者多,为“义”倾国者似乎唯有陈友谅其人。说不清这究竟是谁的悲哀,但我看《汉王陈友谅》时突然对人生有了的一种新的醒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小人的悲哀,以君子之腹推小人之心是君子的悲哀!我的老乡陈友谅至死唱出了“一生都为义字战,,殊不知义能载舟也能翻船…….”肺腑之言,算是他的大彻大悟。但不知他是否也深谛出了这悲哀的源头。老乡陈友谅早已掩埋在历史的烟尘里了,他是否醒悟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我们从他的身上增长点智慧倒也应该。

伴随着剧情的终结,汉王陈友谅命运多舛的悲惨结局已经形成。为了很好地表现这一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编剧高度概括人生哲理的精辟唱词唱段给人以强力的启示;演员愤恨、忧愁与无奈的精准表演动作、神态让观众撕心裂肺;尤其是音乐设计者在运用传统“还魂腔”、“西宫调”的基础上实行大胆创新出“商调式”的音乐,让女主角的唱腔呈现出婉转里隐含着凄美的情绪,以及在处理女生独唱《还君心逍遥》时,大胆运用歌曲技法,不加任何装饰音,配合悲壮的场景显得大气,凝重、荡气回肠。及至最后汉王陈友谅口喷鲜血气绝而亡时,张凤道和众将士与之拜别的《这一拜》完全运用歌曲的手法,在给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中让全剧达到高潮。此时观众对剧情所表现出的历史往事,是非成败在震撼的哀婉音乐里一一浮现,然后又随音乐渐渐隐去……此节真可谓唱念做打浑然天成,极富感染力。我们在《这一拜》一曲悲歌终了时,千般感慨由是而生……

3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