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周恩来回延安观感 > 《周恩来回延安》党员观后感

《周恩来回延安》党员观后感

| cwl2

《周恩来回延安》党员观后感

2020年10月15日,纪检工会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体到德城区观湖城新世纪影城观看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观看的过程中我情不自禁的多次泪流满面,感触颇深。

这部电影是走心动情的,当时周恩来总理已经身患癌症,但依然勤政为民,心系老百姓。《周恩来回延安》以细节动人,在时间深度上深挖了周恩来在延安的22个小时,利用思绪时空、现代时空、延安时空等4个空间,串起故事的点点滴滴,从而增强电影的情感浓度,重温延安精神。“总理就是想让老百姓吃上饭吃好饭,记挂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这种鱼水浓情,直戳人心。”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再现了一段从前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讲述了晚年的周恩来短暂22小时延安之行的见闻思感。观影结束后,不少中老年观众还在座位上流连,情绪起伏一时间难以平复。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我从小就敬佩周总理,也知道总理的不少事迹。可这部电影还是给我上了一课,没想到晚年的周总理身患重病,还坚持连轴转地工作,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真是太感人了”,“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周总理与延安群众们之间紧密的鱼水之情。都隔了20多年了,总理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一部看似质朴却饱含浓浓深情的的电影,影片全都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情感,就是这样反而最感人”。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没有强烈的情节冲突,也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不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铺陈故事,不是群像塑造讲述伟人的丰功伟绩,而是以日理万机的总理对革命根据地延安百姓日夜牵挂的第一视角,用人物饱满充沛的情感串起全片的叙事,通过总理与延安百姓、知青、当地领导的互动,采取历史闪回、时空穿越与现实更迭的多时空散文化手法,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精神”的形成和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精神”的延续,展现了一代伟人周总理和延安人民难以割舍的情谊、不忘初心的情怀。

影片从总理宴请老乡的小米饭和回忆感恩当年曹大娘的小米饭,导出埋在总理心中深深的“小米情结”以及这背后蕴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百姓眼里,总理是带领共产党人抗日的红军,是搬掉压在延安百姓和全国穷苦百姓头上“三座大山”的共产党人,是让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恩人。影片中,带领百姓撤退延安的总理,冒着生命危险帮牛娃找到了牛,总理知道,这头牛就是这个孩子一家人未来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地方军阀还是国民党,谁都不可能像共产党人这样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所以,即便是在那样困难的特殊时期,尽管人民的生活那样的艰苦,但是“延安精神”没有丢。我们在片中看到,郝大爷拿出家人为其七十大寿留存的小米送给总理,在一抓一放之间,将延安百姓对总理的爱戴,对共产党人的信任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曹大娘这儿,总理就是他们的家人。所以看到消瘦的总理,她拿出鸡蛋;总理不舍得吃,她还怪总理生分了。尽管片中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但是他们相信跟着共产党走,一定会过上好日子。而正是延安百姓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总理更加百感交集,许愿一定会再回延安。

虽宝塔山依然巍峨,延河水依旧奔流,总理虽没能亲眼看到延安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总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崇高信念却在共产党人中代代相传。当总理专机久久盘旋于延安上空不愿离去时,知青修筑的水渠通水了,这也意味着“延安精神”在年轻人身上的延续,这也意味着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信念没有丢,这个信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周恩来回延安》党员观后感】相关文章

6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