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

| 梓豪

《格列佛游记》是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发表的讽刺小说,该小说可以看作是一部政治寓言。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国家制度进行反思和批评,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道德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精选篇1)

他有明亮的双眸,心灵却黑暗了。他看不见了,心灵却无比通彻。

——题记

它像是一个多面体,每个文字仿佛都有另一面,无不闪现着灵动的色彩,深深牵引着读者的思维。

它像是童话,像是寓言,又像是科幻小说,但若仔细阅读一番,又会发现它更像是讽刺小说。就像人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当你读完它时却感到有些伤感,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在故事的开头讲到他最大的愿望便是给太太和孩子们提供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可见,在此时他单纯的内心中,生活得快乐是他梦想的起点。但在故事的结尾,当他经历种种困难,遇到了奇异的人物后,他的整个思想却变小了,以至于当他见到最亲的家人时,却感到极其厌倦。

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残忍”?像个冷血动物一样,不与任何人交流,却偏偏喜欢马,在他眼里马比人类更值得信任。或许是那般航海经历改变了他的所有,而这经历就像是人类的内心世界,他走了进去,发现了那个罪恶的秘密,这使他厌恶至极。

社会的阴霾笼罩着他,让他无法喘息。但在这其中他却看到了人的真诚,这使他喜爱至极,善良的人总希望现实的美好。两种情感的极端表现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到处充满了阴谋、虚伪、背信弃义、残暴和嫉妒。

世界是公平的,邪恶与善良是对立统一的。而勃罗廷奈国王,在格列佛看来,他具有令人崇敬、爱戴和敬仰的所有品质。可见,在黑暗的社会中,当所有的人都尔虞我诈时,总有几个品质高尚的人扮演着正义的角色。世界总有一个地方是闪光的。

虚伪的人类在故事中都被塑造的奇异,他们或大或小,千奇百怪,吸引了无数儿童的喜爱。但作者最后却用马与人类相比,让马儿说起了人话,充满了讽刺意味,动物的思想内心或许比人类单纯得多,它们团结友爱,厌恶一切阴暗的事物,可以说在它们的身上有着人类没有的很多品质,这或许是人类的邪恶反衬的。

或许,我们也该思考一下了,社会、人类究竟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说的都做到了吗?世界和平真的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吗?

人类啊,收起你那虚伪的一面吧!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精选篇2)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

在书中,斯威夫特巧妙得运用了夸张的手发,——把人夸张变形为超级“大人”,超级“小人”或动物式的人,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600。他们那种残忍、贪婪,那种自私、狠毒,不通过怪诞的手,怎能如此深刻有力地

表现出来?贝克特让主人公维妮在身子埋入黄土时还若无其事地梳妆打扮,并且一天又一天地高呼“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甚至还蛮有亲情逸致地唱起轻佻的情歌,极具表现力的揭示了人们被习惯与本性支配所导致的精神错乱与麻木不仁。如果改用“写实”手法,恐怕很难达到这样奇异诡怪的“实”,自然也难以这么辛

辣地揭示人的荒谬境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感情的表达还是形象描绘,由于夸张手法的运用,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惊心动魄,令人难忘

书中对显现实(更确切的说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讽刺入木三分,字里行间无不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位外科医生,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 至于这些应该是作者的想象,其中慧骃国游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境界。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精选篇3)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一篇讽刺小说。在小说中讲的是主人公四次出海的神秘历险。

在第一次出海时因海难而来到了小人国,接着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迷你的小人,迷你的房子,迷你的树林……在那主人公也遇到了许多事情,如:替国王攻打国家,解决棘手的皇宮火灾等。其实这幅画暗示的当时社会制度混乱的英格兰罢了。当时整个英格兰都包围在了枪林弹雨中。在谈到战争时人们早已认为那是白开水般的平凡罢了。这就是当时暗无天日的英格兰。

在小人国的惊奇冒险之后,又是一段梦幻的冒险——大人国,飞岛国,慧因国。在大人国,一切事物都是巨大的。勇敢的主人公将面对的是重重危险,如:巨大的苍蝇以及其他高大的"怪兽″。大人国的人们是互相信任的,他们那里是没有战争可言的。而飞岛国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最强大脑"。发明了稀奇古怪的东西,让猪来耕田,把排泄物还原成食物等。

在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来到了人们都向往了世外桃源—慧因国。那儿人禽颠倒,马儿成为了那里的统治者,他们代表了人们向往的善良,勇敢,慈祥。而生活在那里的人类。不"耶胡″。他们是那里的野兽,代表了奸恶,粗鲁,愚笨。而在这个世外桃源中没有谎言,没有欺骗。没有黑暗,阳光直射了每个昏喑的角落,因儿这个世界也变得透明,真实。

光如果代表正义,将驱散混沌。那友善和平就是那光中的一缕刚好照到心田的光线,解开了心田的枷索。融化了心田的冰块。这也是作者所希望看到的,所不能到达的遥远彼岸。当作者目睹战争的残酷时,人民的困苦时,统治集团的争权夺位吋。满目疮痍的大地苦诉时,他站了起来,选择揭发了恶人丑陋的嘴脸。

光明与黑暗在这个世界上是并存的我们无法改变,唯有的只是尽量避免罢了。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精选篇4)

我读了英国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用辛辣的讽刺、离奇的想象反映社会现状与黑暗的制度。

无论是大人国、小人国还是飞岛国,那光怪陆离的故事都令我深深着迷。不过我最爱的还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去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更别说去懂得他们的含义了。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格列佛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可以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至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们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几个童话式国家的见闻,掺入了英国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嘲讽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唐的地步。随着时代的变化,英国社会现状早就有了很大改观,也就是说作者原来的写作意图现在已经排不上用场,但这与《格列佛游记》对世界各地造成的深远影响并不矛盾,新时期读者们又能从中参悟新的内涵。

作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竞争、伪善、猜忌、病态、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真诚的化身,而人则化成了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即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

看完这本书,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我盼望有朝一日我们的社会也可以成为那样,没有污浊与阴暗面,教育与现实统一,虽然通往成功的路还漫漫无边,但也请我们一起努力,用心创造想要的生活。

读书笔记格列佛游记(精选篇5)

《格列佛游记》一眼看上去会觉得这本书纯粹是一本童话故事,没什么道理。但却并不是这样,作者在写童话时,也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丑陋现象,书中的许多情节都说明了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但书中也描写了许多地方的美丽景象。

这本书其实是主人公格列佛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里的人事物也都不一样。

在《小人国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感到有个小东西在我的左脚上爬行,正轻轻朝我胸脯上走来。我尽量压低眼皮往下看,终于看见了一个不到6英寸高的小人。他手里拿着弓箭,背上背着箭带。在他的身后,大约有400个这样的小人正在往我身上爬。

从这一段看出小人国的人都很小,主人公在这个国家就像一个巨人,但他们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野心抱负,不惜牺牲人类美好的情感,他们诡计多端、残酷无情。

在《大人国游记》中,“为了使我免遭老鼠的袭击,女主人让她9岁的女儿把玩具摇篮改成我过夜的床铺。这个摇篮被放进一只衣橱的小抽屉里,摆在一个悬空的架子上,我睡在上面既安全又方便。”

说明了主人公在这儿却变的很渺小,是个小矮人,这里的布罗卜丁奈格人粗俗和铁石心肠:布罗卜丁奈格人令人作呕的体味、举止和不惯;他们的刑法残暴;由于没有社会责任感,彼此之间的关系冷漠;他们对待格列佛十分粗暴,毫无体恤之情;国王和王后也把他当成开心的玩物。

30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