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读书笔记200字

| 新华

聊斋读书笔记200字篇1

我国十大名著,部部精彩非凡,流传百年,每一本书都在作者浓重的笔墨下绽放着绚丽的光彩,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而《聊斋志异》却与众不一样,别有一番情趣。

初读此书时,我感到纳闷,为什么这本书取名为《聊斋志异》,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斋”乃作者蒲松龄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之意,“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资料广泛,以狐、妖、仙、鬼,来概括当时封建社会的复杂关系,表现了我国17世纪的社会面貌和风气。

在《聊斋志异》整本书中中,我对《聂小倩》一文情有独钟。野魂聂小倩进入书生宁采臣所借宿的寺庙去诱惑他。谁知,宁采臣刚正不阿,不受鬼魅之诱,不昧不义之财,义不容辞拒绝了聂小倩的东西和提议。宁采臣虽为一位平凡的赶考书生,却是世间少有的正人君子,并非贪婪好色之徒。那时腐败、混乱的世代当中,如此耿直的人已市极其少有,更别说是两袖清风的官员了,简直是屈指可数。此刻,大公无私的清官比比皆是,可是,贪官污吏也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我们新一代就应当好好监督自我,向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长大以后不要随意收他人的贿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职位,也要做到“清廉”二字。文中的妖怪可恶至极,利用聂小倩引诱他人,助于自我练功,这一招“借刀杀人”害了不少无辜男人。怪字妖怪心狠手辣,更怪那些被害之人色、财两迷心窍。

这一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它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一个人不能够有贪得无厌的欲望、野心和习惯,不可贪恋美色。做一个大公无私,清廉公正,拥有耿直之心的人。

聊斋读书笔记200字篇2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是这样,从怀才不遇到坚持不懈地写作,他不仅作出了世人无不为之赞叹的名作,他一生的经历,受挫后依然不放弃梦想的精神,我们同样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初看《聊斋志异》,大惑不解:鬼故事是十分精彩,可我们为什么要读呢?后来,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可学之处在于它的语言。听说《聊斋志异》古文中的句子十分精简,一但删掉一个字,句意就会改变。我不禁赞叹起作者的文笔绝妙,虽然精简,也不缺少生动的描写。

我还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古代社会,看到了人们的思想。例如无疑居第一篇的《考城隍》中宋生所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可理解为古代社会所推崇的,但我认为更多是作者所向往的美好社会。

而张秀才送他的诗中”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更是作者通过寄托在故事人物中表现了自己悠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襟。不如说,蒲松龄被禁锢于八股文的世界里,这种写作才是抒发他内心的最好方法。这篇文章之所以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篇,一句话能说明道理:“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

在《聊斋志异》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席方平》。《席方平》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黑暗,虽然以正义与胜利告终,但发生在阴间的事却反应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甚至连当今社会也尚未根绝。

富人用钱可以换取一切,而穷人只能迎合他们,否则会迎来生不如死的报应。上级会接纳这些富人的贿赂并答应他们的要求,不管这样做是否会扭曲公平。读后感·这究竟是不是作者想要的结局?如果有富可敌国,皇帝都要听从的人呢?如果有,是否结局就会改变,正义将一振不起?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好在现在的社会众目睽睽,不至于颠倒黑白。《席方平》这个故事既反应了社会无序导致的黑暗,又可作为每个人的“镜子”,不使故事重蹈复辙,让每个正义的人去伸张正义。另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席方平身上学到他孝顺的一面。如今面对火烤鞭打,我们还会坚持去为自己的长辈着想吗?

看完《聊斋志异》我不仅领略到了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高超文笔,又从作者奇思妙想的鬼妖世界中悟出了无数道理。这本书的妙处,只有读后才体会得到。

聊斋读书笔记200字篇3

蒲松龄历尽沧桑,阅遍人间百态;他虽身处蜗居却心系天下、愤世嫉俗,挥其生花之笔,终成一部沉甸甸的《聊斋志异》。

郭沫若先生一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名联,评价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可谓恰到好处。但是,蒲松龄决不是一位板着脸、瞪着眼的老夫子;相反,他是一位在觥筹交错时出口成文、颇善雅谑的才子,也是一个在柳荫下为远道而来的你端上一壶好茶的老头儿,更是一位饱读诗书下笔如有神的智者。所谓文如其人,也正因为如此,《聊斋志异》没有成为千篇一律、浅薄无比的讽刺小说,也没有成为“为志而志”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自有其独到之处:思想性有之,艺术性自不必待言。

蒲先生生活在康熙年间的山东淄川蒲家庄;那时侯,“西学东渐”刚刚开始,或是还未开始。相信,达尔文的遗传进化话思想不会“渐”到蒲先生的耳朵里。但是,“龙生龙,凤生凤”这种朴素的遗传观念,蒲先生应该是知道的。在他的作品中,他多处用“遗传学”的规律来借写子女而实写其父母,写得却也精致可人,令人不免会意一笑。今撷其几篇,妄加评说,以博众一乐。

《婴宁》的主人公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她的爱笑了:“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蒲先生在这一点的刻画上可没少花气力。本来吧,写到婴宁夫妇安居乐业也就足矣,最后又神来一笔:“女逾年生一子,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儿子将母亲的特点继承下来,言子犹在言母,实在妙甚!

《娇娜》一篇中,孔雪笠之狐妻松娘“举一男,名小宦”,娇娜“掇提而弄,曰:‘姊姊乱吾种矣’”。读至此,大笑——亏作者想得出来!到篇尾,“小宦长成,貌韶秀,有狐意;出游都市,共知为狐儿也。”乍一看,似无多大深意;细一想,俨然是聊斋先生在“都市”中亲眼见过一般!弄得读者半信半疑,又一大妙!

此二篇中皆为母子相似,而《鸦头》篇中的鸦头与其子王孜却迥然不同:鸦头“仪度娴婉,实神仙也”,她受尽了其母的凌楚;而王孜却“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虽为母子,为何如此之异?想来定是发生了基因变异吧!而且这“变异”程度还非常之大:王孜杀老狐之后,鸦头“命持葬郊野”。而王孜却“剥其皮而藏之”——岂非暴戾之甚?虽则如此,王孜为母报仇,大快人心,使人长舒一口闷气,亦是快哉!

聊斋读书笔记200字篇4

《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我同学推荐在暑假里要看的书,起先我对这本书根本没有兴趣,觉得都是说那些妖狐、幽冥世界没有什么好看的,等看完其它九本书才懒洋洋的翻开这本书,读完第一个故事后立刻被它生动的描写吸引住了。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个个故事人物生动感人、离奇曲折、书的内容十分广泛,表面上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里却包含着一层层的意思,我知道书中的的恶鬼就是当时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那些软弱的书生就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作者蒲松龄是借用这些故事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情被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我觉得最好看的《画皮》这一篇故事,讲的是一位青年遇到了一个美女,回家以后,那美女变成鬼要将青年杀害,后来是一个道士及时赶到救出了青年杀了魔鬼,为民除了害。这篇写得十分惊险、刺激、虽然电影《画皮》我也看过,但故事的情节有些不同,书中写的更神奇。

我敬佩蒲松龄,他前后历时四十余年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坚持 撰写《聊天志异》,终于赢得伟大的成就,这本小说不仅仅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它也告诉了人们要想使恶人受到惩治,必须要救困扶弱,世界才会变的光明和美好。

聊斋读书笔记200字篇5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典范,书中那花妖狐媚、幽冥王界的故事,读起来耐人寻味。曲折又巧妙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腐败。

《聊斋志异》汇聚了众多的优美而动人的鬼狐仙怪等故事。书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情节,如《画皮》、《崂山道士》、《促织》等,读起来令人赞不绝口。

《画皮》是讲一个姓王的书生,在外出路上遇见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子称自我是大户人家的妻妾,受不了正方太太的挤压,所以套了出来。王书生见女子可怜,心生怜悯之心,于是王书生收留了这一女子。就这样,平平常常地过了好几天。有一天,王书生碰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说书生身上妖气很重,问书生最近是否有生人来过他家。王书生矢口否认,道士无奈的摇摇头走开了。书生回到家,见书房的门从里面插着,他心生奇怪,光天化日插门干什么?他轻轻捅破窗户纸,只见一个张牙舞爪得厉鬼正在对着一张人皮描描画画!书生恐惧不止,立即找到道士,道士见书生心意诚恳,便收复了妖怪。

《聊斋志异》的资料十分广泛,以鬼、狐、妖来反映当时社会关系与面貌。蒲松龄的故事里大多都是反对封建、揭露当时官场的腐败还有尔虞我诈的人。有的则是赞美诚实守信、孝敬长辈等优良品质,整本书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

读了这本书,我忽然有一种错觉。妖、鬼、狐虽可怕,却没有人心可怕。应对此刻尔虞我诈的社会,人心险恶,自以为是的人们,也许真的不如那些花妖狐媚……

37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