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总结报告范文 > 2020年粮食局工作总结和2020工作计划

2020年粮食局工作总结和2020工作计划

| cwl2

2020年粮食局工作总结和2020工作计划

连日来,粮食局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遗址时的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成果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2020年,全区农业工作明确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三大重点”,建设“四个一批”,把握“五个抓手”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农村改革,2020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南谯农业振兴:

一、围绕农业(粮食)指标,克不利,促平稳

----受不利天气因素影响,粮食播种面积下降,通过抢收抢种、改种补种,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受灾损失,预计全年粮食总产约24.6万吨,总体与上年持平。

----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生产各类蔬菜6.3万吨。

----家禽饲养受H7N9流感影响,预计全年饲养量为400万只,同比下降约4%;生猪、牛羊饲养量持平,肉蛋奶总产3.1万吨。

----全区水产品产量2.28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1.4 %,其中优质水产品产量 1.3 万吨、占养殖比重 57 %,鱼苗产量46 亿尾。

----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3元,比上年增长9 %。

----农机总动力43万千瓦,同比增长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5 %。

----完成粮食订单总面积45万亩,预计实现粮食收购量16万吨。

二、围绕重点工作,晰思路,促落实

(一)明确“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这条主线,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1、聚焦基础产业,推动机艺融合示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产示范田建设和技术集成配套为支撑,完成机插、机播面积24万亩,机插千亩示范片发展到25个,荣获全市第六届“丰乐杯”农民机插秧技能大赛第二名,全年新增粮食烘干机械26台(套),日烘干量达 3000吨。累计投入资金5250万元在珠龙、章广、沙河三镇同步开展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扎实推进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围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20家服务主体完成共计1.4万亩小麦和3.5万亩水稻试点工作,兑现奖补资金300万元。

2、聚焦特色产业,推动结构调整示范

一是着重依托施集、金鹰、云峰等龙头企业,依托江淮分水岭等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引导企业开展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升级换代,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新建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室1个,引进了400余万棵舒茶早、安吉黄茶、福鼎大白茶等无性系茶叶品种,栽植优质茶苗近800亩,推动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产值近7500万元。

二是示范应用蔬菜“三新”技术,示动蔬菜生产科技水平、蔬菜生产综合效益的同步提高,推动全区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9000 亩,加强对已创建的蔬菜标准园监督管理,支持迦南美地家庭农场生产10个品种保健蔬菜,指导施集、章广、 黄泥扩建1500亩瓜蒌基地,宏祥食用菌完成出菇大棚26栋和2500平方接种室、培菌室、生产车间,实现全天候生产、出菇,使之成为滁州首家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企业。

三是大力推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扎实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实施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项目2个,创建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个,共争取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推动全区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5%,标准化比重达到50%。扎实开展H7N9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区域性动物疫情,依法关闭禁养区内44家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配套率到72%以上。

四是大力发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推广水产品健康养殖模式,池塘生态养蟹基地采取种草、投螺、增氧等技术,面积达1500亩,积极推进青虾养殖示范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区青虾养殖面积发展到3000亩,依托长江水产良种场、瑞林合作社进行循环流水养鱼示范,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利用长江循环流水试养鳜鱼,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全年共建设成稻虾千亩示范片 1个。

五是坚持以“双带”精品园区项目建设为抓手,主动承全省水果产业体系江淮分水岭地区示范项目,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重点打造大柳黄金梨基地、珠龙草(蓝)莓园、章广麦饭石桃园、八哥桃园等一批标准化果园,推动栽培品种优质化比例已达到80%以上,推动水果以休闲采摘形式销售,形成较好的销售价格,带动全区园林水果总面积达2.9万亩左右,形成农业结构调整新亮点。

(二)坚持“三大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粮食)发展新格调

一是坚持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高度重视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先后多次赴浙江、江苏开展招商活动,二月份,滁州花山悠乐谷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南谯施集,预计总投资总额达到5亿元,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推动全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1家,加强志成牧业、第一优质米厂等两家省级示范联合体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年预计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值41亿元,同比增速超9.5 %。

二是坚持农业生态化,加强水库周边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妥善做好水源保护地畜禽禁养区搬迁工作,关闭两大水库上游养殖场10多个,加快推进全区畜禽养殖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积极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加速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应用,确保农药使用量降低2%,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0.6%以内,大力实施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新增秸秆收储、综合利用企业8家,带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大力推广“双千工程”种养模式,全区新增“稻-虾”连作5000亩。

三是坚持收储现代化。2020年全区共新建高大平房仓 3.5万吨,总投资达到 1230 万元,同步推进粮仓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投资额 6000万元,预计 12月将建成投入使用。针对午秋两季收购,提前对收购仓容、资金、人员等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培训收购人员500人次,购置维修化验仪器、磅秤、清理设备、输送机 50台(套),腾空仓容 16万吨,积极应对秋季收购期间天气影响,全面推广“预约收购卡”服务,积极挂拍现有库存粮食,全年累计销售库存粮食7.46万吨,同时稳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

(三)建设“四个一批”,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建设一批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围绕特色产业,分批、分类选择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打造施集荣誉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面积近8000亩,示范区内包括瓜蒌基地、义丰有机蔬菜生态园、龙蟠瓜果采摘园、龙泉山庄在内的6个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滁州花山悠乐谷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南谯,填补了南谯休闲农业无重大综合性项目的空白,目前已投资3000余万元。此外,成功举办了红色文化旅游节(桃花篇)、章广麦饭石采桃节、珠龙蓝莓节、赏菊等群众性文体旅游活动,累计吸引了逾万游客前来观赏、采摘、参赛,章广镇马厂村荣获第四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珠龙蓝莓园被批准为市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服务业产值5亿元。

——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专业大户的扶持,鼓励各类专业能手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互换等形式,壮大基地规模,截止目前全区新注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为 319个和331个,新型经营主体总数发展到350个,同时申报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同步抓好国家级合作社运行监测,督促各合作社规范运营,积极向合作社宣传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建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放贷3800余万元。

——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2020年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个、电商平台3家,通过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和新型主体与“淘宝”、“聚农E购”等电商平台开展对接合作,村电商发展到23个,全年预计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额5亿元左右。重点推广20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2个特色产业新品种;普及应用肥水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等13项实用先进技术,推广大棚王拖拉机、喷滴灌、水产养殖增氧机等现代化设备近800台套,全面推进农技推广、植保服务、科技指导等3个专业化信息平台的应用,全年累计发放农业技术、政策信息5万条。

——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建立了监管到点、责任到人,覆盖区、镇、村的三级质量监管网络,有序推进乡镇农产品检测室建设,新建乡镇快速检测体7套,分配在章广、大柳、珠龙、黄泥4个镇,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以我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创牌,集中在“三园两场”开展无公害生产全覆盖工程,新申报认证“三品”数7个,“金玉滁菊”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四)把握“五个抓手”,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以农业机械为抓手,培植发展动能。针对天气因素影响,全力开展抢收抢种,全区午秋两季投入农机具达5.5万台(套),实现机收小麦和水稻55万亩,机械耕整地75万亩,水稻栽插35万亩。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通过疏堵结合、奖惩并举等举措,实现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落实,截止目前已发放补贴资金600万元,受益农户和农业合作组织450户,拉动农机装备投入3500万元,以农机安全监理“送检下乡”、农机上路安全执法监管农机安全百日服务等活动为载体,如期实现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目标。

——以监督执法为抓手,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推广“四查一检” (查制度、查记录、查用肥用药、抽查样品)监管工作方法,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执法监督组、农药、“两鱼两药”、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扫雷”行动、“瘦肉精”、生鲜乳等7个专项整治工作组,建立监管对象台账,对纳入监管的25家农资经营店、22家兽药门市部、18家养殖场、6家蔬菜生产基地、8家绿色食品企业、4家植保专业合作社、3家水产品生产企业、2家粮食生产等企业、基地和经营门点,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第一主体责任。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石。2020年在太平集、大林、龙亭3个重点村建设包括瓜蒌、蔬菜在内的5个特色种养业项目,开发了包括珠龙火龙果、大柳香菇、荣誉茶树菇、章广蔬菜等5个产业扶贫小区,同步组建了10个项目产业帮扶小组和九个技术指导工作组,对全区10个产业扶贫项目和836户发展种养业贫困户开展帮扶,依托新型农民培训,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3期,人次达800人。继续加大扶贫“输血”功能,提高产业补助标准,出台共计23个小类项目补助标准,共计对635户贫困户进行了奖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础,共吸纳近200贫困家庭就业,100多贫困人口得到效益、分红收益。

——以农业改革为抓手,激发发展活力。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与物价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安徽省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开展全区农民负担自查工作。制定《南谯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南谯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章广镇元松村作为“三变”改革试点单位,确立腰铺镇万桥社区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同步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工作,累计流转耕地17万亩,充分发挥南谯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作用,其中2020年通过平台流转水面2800亩。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营造发展气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讲政治、守规矩、作表率,以饱满昂扬的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组团结统一,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效能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切实抓好综治、档案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用良好的部门形象,营造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气场。

三、全面正视问题,重分析,促解决

1、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受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土地增收空间缩小,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大宗粮食等农产品受市场、天气冲击,农民增收压力倍增。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尚未建立集中连片的农业加工企业园区,新招的农业企业项目无法落户;现存农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压力增加。一是大田生产长期依赖使用化肥、农药现象普遍;二是大多数中小规模的畜禽、水产养殖设施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落后,效益不高,不愿为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千家万户,目前多以宣传引导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三、围绕下年工作,保指标,抓重点

1、工作思路:2020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中央、省、市、区有关农业工作的的安排部署,秉持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方向,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和百里双带建设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突破,以“互联网+农业”为支撑,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作风建设为保障,深入实施“五大示范行动”,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突破发展。

2、预期目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力争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24.6万吨,收购总量达到15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3.2万吨;蔬菜产量达到6.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2.3万吨以上,繁育水产苗种46亿尾;新增新型经营主体80家以上,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基地6个;实现农产品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以上。

3、重点任务:

(1)精品园区建设:提升滁州菊花博览园、金鹏生态农业园、国盛现代农业园、博瑞设施农业园、富杰青虾养殖示范园、珠龙蓝莓采摘园、大柳曲亭黄金梨园、凤胜食用菌精品园、章广孟洼果园、太平瓜蒌种植园、施集标准茶园等标准化(特色)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

(2)产业扶贫项目建设: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5个产业扶贫小区的5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全年投入扶贫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3)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协调推进滁州花山悠乐谷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区政府设立农业示范区奖补资金,2020年新创建1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4)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2020年底前完成小麦、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共计12万亩,其中全程托管服务5万亩;

(5)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新试点1个村“三变”改革和1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6)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重点支持优质品种推广、新型肥料推广、绿色农药推广等三个方面,全面完成2万亩示范推广任务。

(7)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完善乡镇农机安全制度,健全乡镇、村农机台账,农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力争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投入品源头治理成效明显,产地准出、准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8)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8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

(9)养殖规划编制。全面编制2020年-2030年《南谯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做好南谯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验收工作。

(10)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2020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提升三大民生工程任务。

3、主要举措

(1)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推动综合生产示范。以新增2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为基础,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增效示范基地建设,做好优质品种展示,提高优质粮食产量。组织实施设施蔬菜和低碳畜禽提升行动,加快菊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大力推广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培育壮大以草莓、蓝莓、桃等为主特色水果产业经济。

(2)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推动绿色休闲示范。积极开展绿色增产示范片、村、社创建,扩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建设规模;狠抓标准化生产、安全清洁生产和生态环保技术措施,全面推广稻、麦等秸秆还田示范技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监测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和承诺制度,完成“三品”品牌新增计划,通过现代化新闻媒介,加大旅游主题节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3)以激活农村要素为切入点,推动改革创新示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运用,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引导融资担保公司拓展涉农业务,积极开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试点工作。

(4)以促进示范区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推动现代农业示范。紧紧围绕各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要求,在稳定现有园区规模的基础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和运行质态,积极开展工作市级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

(5)以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为切入点,推动主体培育示范。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强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推进农民合作社向联合社发展,鼓励和引导同一产业的合作社组成联合社,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鼓励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化、机械化水平。

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