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

| 新华

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人员和协作,根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配任务,并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以便更好地实施方案。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快来学习吧!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1、导入: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要演节目,想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2、展开: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你们看我都准备了什么?(快速展示一遍)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

要求:a、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

b、注意安全

c、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2)请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听?

你放了什么东西?

你们两个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3)探索比较不同的声音:

a、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b、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比较:

总结: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c、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

d、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

e、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听

(请两个幼儿上来摇,大家比较不同)

(4)请幼儿用自制乐器为儿歌《哈巴狗》伴奏:

请你选一种你认为听的材料放进去,准备好乐器:

a、按节奏伴奏

b、互换乐器,伴奏

3、延伸:

我们下次创造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2

活动名称:动物睡觉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并大胆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2、知道人睡觉的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并和幼儿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2、《动物睡觉》课件。

3、游戏音乐。

4、幼儿午睡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都出来玩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小朋友们看,都有哪些动物?

可是小动物们都玩累了,想睡觉了。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可爱有趣的动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二、观看课件感知不同动物的睡姿,探索交流。

逐一出示动物主画面。

第一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二张:它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三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四张:依次类推。

归纳总结:

哦,原来啊,动物都有自己的睡觉方式,因为它们要适应生活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刚才小朋友了解了动物睡觉,现在咱们也来学一学小动物睡觉吧。

1、看谁学得像。

教师任意说出一种动物名称,请幼儿做出相应动物的睡姿。

2、游戏《睡觉了》。

游戏规则:听音乐,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做睡觉的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情景,不能动。

小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行不行?

四、观看睡觉图片,结合生活经验。

1、小朋友要不要睡觉?

2、观看本班幼儿午睡图片。

3、图片中小朋友午睡做得对吗?为什么?

“睡觉时挖鼻孔、含着手指头、用被子蒙着头、趴着睡是不讲卫生、不安全的。趴着睡觉会不舒服,会打呼噜。”

4、出示正确睡姿的图片。

正确的睡姿应该是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

5、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

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所以中午要再睡一会儿,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

活动延伸: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动作,比比看谁学得像。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动物睡觉的姿势,小朋友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我发现给孩子们布置课前准备任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加顺畅。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食物加工的过程,知道鸡蛋是有营养的,吃鸡蛋对身体有帮助。

2.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生鸡蛋,电暖锅、棉花糖、巧克力、鸡蛋饼干等食品。

活动过程:

1、出示鸡蛋

让幼儿预测鸡蛋剥去壳以后是什么样子的?

打开鸡蛋,看看鸡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共同讨论

什么时候鸡蛋才会变成我们平时吃的样子?

3、师生一起煮鸡蛋,分享煮熟的鸡蛋,自己动手剥鸡蛋,选择自己爱吃的调料。

4、出示几种食品,请幼儿帮助辨别哪种食品中有鸡蛋的成分。

5、表现表达,生活中的各种蛋制品。

6、延伸活动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4

一、设计意图

花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通常是我们自然角中的常客。有时,“馋嘴”的孩子会忍不住偷偷地剥开它。同时,《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中班科学《花生》酝酿而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拓展延伸”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外到里的认识花生,鼓励幼儿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的主要特征,感知花生壳内花生米数量的异同。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1、带壳生花生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附)

2、小碟子、小篮子每桌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花生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看,在你们桌子上有什么呀?这些花生是怎么样的呢?

2、那现在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我们一起来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原来花生壳上有许多小洞洞,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花生有什么不同?

(评析:活动开始,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视觉神经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花生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并通过与旁边小朋友花生的对比,了解花生有长短、大小的异同,让幼儿对花生有一个初浅的认知。)

(二)记录花生壳中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测

1、猜测活动

1) 那花生壳里面是什么呢?猜一猜,你拿的花生里面有多少颗花生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请你们把猜的记录在这张表上吧,应该记录在哪个格子里呢?

3) 幼儿记录自己猜测的结果。

4) 你猜了几颗?你是怎么记录的?

2、验证活动

1) 那怎样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

2) 你来说说怎么剥? (幼儿说到的动作,教师学一学)

3) 小朋友刚才说的方法都很不错,可以捏、拧……那就用你们的方法去试一试吧,看看到底有几颗花生米,并把它记录下来。

4) 幼儿记录数到的花生米的数量。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请幼儿先后进行两次记录。教师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他们自由猜测花生壳内花生米的数量,但相信有经验的幼儿便会发现花生壳上凸起的地方能帮助我们进行猜测,无意中幼儿自己解决了困难,这时再引导全班幼儿用此方法有目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猜测结果。随后再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剥开花生,验证猜测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三)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记录

1、你们猜的和数到的花生米一样多吗? 这样吧,请你们把记录表给旁边的小朋友看看。

2、谁是不一样多的?

猜了几颗?数到的是几颗?那你问什么要猜_颗呢?

3、师幼共同小结:你们都知道,猜的和剥出来数到的有的是“一样多的”,可有的是“不一样多的”,但是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才是最准确的哦。

(四)拓展经验

1、那花生米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花生米不但用处多,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长生果。

(评析: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花生米的用处,不但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最后再此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花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

五、反思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5

【内容与要求】

1、在观察、实验、比较中发现鞋底的秘密,有探索鞋底秘密的兴趣。

2、初步感知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重点】发现鞋底花纹、功能的不同。

【活动难点】理解摩擦力。

【材料与环境创设】kt板,ppt。

【活动流程】交流发现——感知讨论——留疑引探

【活动过程】

1、交流发现。

(1)前几天,姚果言穿了一双新鞋,他呀可喜欢了。你们喜欢自己的鞋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2)归纳:原来有的鞋子鞋面的颜色很漂亮,有的鞋子样子很特别,有的鞋子穿起来很方便……。

(3)我也发现了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我发现的秘密在鞋底(出示鞋底),鞋底有什么秘密呢?(幼儿观察回答)

(4)你们的鞋底有什么呢?(幼儿自由观察自己的鞋子)

(5)幼儿交流发现的鞋底的秘密(图案、线条等)。

(6)小结:原来每双鞋子的鞋底都有花纹,有的是线条、有的是图案等。(ppt演示)

2、感知讨论。

(1)为什么鞋底都要有花纹呢?(幼儿猜测:好看……)

(2)如果鞋底没有花纹会怎么样呢?(幼儿继续猜测)

(3)我们来做个实验:

介绍实验方法:用kt板贴在鞋掌部位,然后在地上搓搓,是什么感觉?然后再拿掉kt板,再搓搓,是什么感觉。

思考:两次搓地板的感觉一样吗?有花纹是什么感觉?没有花纹是什么感觉?

(4)幼儿实验。

(5)幼儿交流。

(6)小结:原来鞋底有了花纹,可以增加摩擦力,这样走路就不容易滑倒,更安全了。

3、留疑引探。

(1)ppt演示:老师还带来了几双特别的鞋子,看看:这些是什么鞋子?它的鞋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幼儿交流。

(3)梳理:钉鞋的鞋底有钉子,可以增加摩擦力,这样使运动员跑步更稳;溜冰鞋、冰鞋的鞋底有轮子或者刀子,可以减少摩擦力,可以让人走路走得更快,但这种鞋子也比较危险,要经过训练才可以穿。

(4)小结:原来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鞋子被设计成了各种样子,有的增加摩擦力让人走路更稳、更安全,而有的减少摩擦力,让人走得更快。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在设计的时候也是增加摩擦力或者减少摩擦力的吗?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自己增减衣物。

2、了解让身体变暖和的方法,照顾自己。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热豆浆一杯。

2、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动。

1、幼儿观看老师进行的手偶表演:天凉了,一个小朋友对自己说:“到户外活动一会就会暖和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在户外跳绳,踢毽子,不一会感到有点热了,将外套脱下,拿出手帕擦擦汗。休息一会说:“赶快穿上衣服吧,当心受凉。”最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2、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到户外活动?感到热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感到凉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二、天气变了,提醒幼儿要随时增减衣服。

1、教师: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的天气和夏天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我们感到冷,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围围巾等。)

3、教师:天气凉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变暖和呢

三、请幼儿到户外活动后进教室谈谈感受。

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教师提出户外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去户外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3、教师:如果感觉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请幼儿喝热豆浆,感受天气冷了喝豆浆也会变暖和。

教师:喝了热豆浆有什么感觉?

五、结合幼儿用书,总结热和冷时该怎么办。

1、教师:看第10页的图,操场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活动后身体有什么感觉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感觉热了小朋友该怎么做的?

3、教师:看第11页的图,小朋友感觉怎么样了?可以怎样做就变暖和了。

师生共同总结:感觉冷和热时应该做防御和调节措施。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

2、体验吹泡泡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肥皂;装有水的脸盆。

2、一次性杯子、吸管、硬卡片。

3、《吹泡泡》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吹泡泡导入(出示一杯无色的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请你猜猜看,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吹泡泡(幼儿讨论回答)

2、师:那你们再猜猜看老师究竟放了什么神奇的东西在里面,它才能吹出这么漂亮的泡泡?

二、观察肥皂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桌上有好多的肥皂,请你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方的)、他们的颜色也很多(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味道也不一样。

3、大家一起来洗手(发现肥皂的用途)

1)师:现在请你们用肥皂来洗手,洗完之后请你告诉我,你的手有什么变化,脸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2)师: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

三、制作泡泡水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泡泡,好吗?

1、教师示范制作,强调要求。

2、幼儿探索操作。

教师及时观察孩子们的制作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结束活动——吹泡泡

(播放背景音乐)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吹泡泡吧。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45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