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热点资讯 > 三伏天养生知识(2023)

三伏天养生知识(2023)

| 跃瀚

三伏天养生知识大全(2023)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天养生知识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养生知识,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三伏天养生知识(2023)

三伏天注意事项及养生

1、注意避暑:三伏天属于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晒,以防出现中暑现象;

2、注意饮食:建议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具有清热祛暑,缓解疲劳的作用;

3、补充水分:三伏天应多喝白开水,定时喝水,应尽量少喝果汁、汽水这类饮料,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容易影响消化,升高血糖;

4、不可过量喝酒:由于三伏天温度较高,常会引起湿热现象,此时如果大量喝白酒,会出现湿热过盛的情况;

5、适量运动:建议在三伏天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太极拳,不仅可以达到锻炼效果,也不会由于高温出现不适,注意运动后少量多次喝水;

6、不可冲凉水澡:由于在三伏天体温较高,毛孔也很容易舒张,冲凉水澡会导致毛孔闭合现象,不利于汗腺中的代谢物排出,还易出现感冒等疾病。

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

三伏天最热的时候是中伏,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1个庚日结束,共计10天。中伏天数之所以不定,是因为庚日的变化不定,有三伏天和四伏天之分。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每年三伏天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共40天。今年的初伏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是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是8月15日至8月24日。在三伏天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因此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出伏养生注意事项

出伏后要防寒

出伏之后,虽然短期内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但是比起之前的高温,气温仍有所下降,尤其是早晚比较凉快。三伏天习惯了空调的陪伴,但是出伏之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

出伏后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早晚外出也不要在穿短裤背心之类的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出伏要防燥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这个时候饮食也要适当调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

韭菜、葱、姜等辛辣的食物以及羊肉、狗肉、麻雀等性热之物最好少吃。西瓜、冰激凌等寒凉食物也要减少,以免损伤脾胃。当然,预防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喝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有助于润肺祛燥,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出伏要进补

出伏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专家指出,此时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既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又可以为入冬抗寒作准备。

但是秋季进补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肥胖等。秋季进补还是要以滋阴润燥、养胃健脾的食物为主,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切忌暴饮暴食。

3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