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热点资讯 > 处暑节气起居养生

处暑节气起居养生

| 康华

处暑如期而至。处暑,即为“出暑”。不仅有徐徐秋风绘就的如画风景,也有忙碌秋收带来的稻谷飘香,秋天的序曲正在悄然奏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暑节气起居养生,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处暑节气起居养生

处暑节气起居养生

处暑时节为冷热交替之季,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既可避免肃杀之气,亦有助于肺气的舒畅。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有利于缓解秋乏。

处暑节气饮食养生

这段时间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少辛多酸。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能有效降低“秋燥”对人体的侵扰。多吃南瓜、山药、绿豆、红枣、百合、银耳、沙参、鸭子等滋阴润燥的食品,尽量少进食辛辣食物。多吃一些秋季应季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哈密瓜等。

另外,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还有一些膳食养疗方可以选择,如百合莲子汤可以安神养心、健脾和胃;香菇豆腐汤清热润燥、生津降浊等;另外,枸杞雪梨汤、百合银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处暑节气五谷丰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天气,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逐步增大,时不时还有潇潇秋雨降临。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老鹰感知到秋意,捕猎鸟类并放在地上,就像祭祀一样;气温开始下降,天地万物始见凋零,秋意乍现;黍、稷、稻、粱等农作物成熟,迎来了五谷丰登的好时节。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高粱遍地红”……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全国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劳作,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民间还会以新收获的农作物祭供祖先,称为“秋尝”,祈祝来年的好收成。处暑前后,沿海地区还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庆祝禁渔期结束,渔民们扬帆出海,千帆竞渡。此时海水温度依然偏暖,鱼虾蟹贝丰富肥美,正是捕捞的好时机。

处暑节气出游赏秋

“七月八月看巧云”,处暑是出游赏秋的好时节。天高云淡,云卷云舒,此时与三五好友一起,畅游郊野,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处暑之后,由于天气转凉,气候逐渐干燥,人们的饮食起居也日渐发生变化。鸭子味甘性凉,适合滋补,很多地方都有处暑时节吃鸭子的习俗。北京地区往往吃处暑百合鸭,苏州地区喜好吃“鸭子宴”,就是将做好的鸭子分给邻居,取“处暑吃鸭,无病各家”的好兆头。两广地区则有处暑“煲药茶”的习俗,为的是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

虽然此时迎来了秋高气爽,但有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还需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并适量运动,加强锻炼。

在这悠然宜人的新秋,风轻云淡,五谷丰登,愿你我都得偿所愿,品味秋天的硕果累累。

处暑节气民俗风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3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