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口2.3亿如何打破局面

| 艺洁

我国的单身人口是非常多的,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就显示,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人之多了,这其中,又以90后为最。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单身人口2.3亿如何打破局面,欢迎阅读!

单身人口2.3亿如何打破局面

单身人口2.3亿如何打破局面

1. 规划好社交表格,强迫自己打破固化社交圈。可以从定期(如每周安排一天)与熟悉的人进行自己喜欢的社交活动开始,逼着自己走出去,再慢慢扩展到陌生人。比如,喜欢宅的人可以先从读书会、品咖啡、品酒会等比较安静的活动开始。

2. 训练表达能力。有几个要点:一是表达要有创新点,多用一些赞美式表达,如“你今天的气质很棒”等,避免过于日常平庸的对话;二是表达要真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发掘优点、亮点,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是遇到矛盾时,情绪稳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化解矛盾。

3. 如果确实和人交往有困难,建议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

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提供必要的辅助支持。国家应大力普及开设恋爱课、性教育课等情感课程,帮助未成年人学会表达和共情。政府应加强对婚介机构、交友网站的规范和监管,不能让其流于低俗。专业的心理学家们有条件可通过开设线上课程等渠道,给广大青年提供高品质的情感指导和社交及恋爱能力训练。

那么如此大数量的单身人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第一,过于独立。

太过独立的意识,性格是强硬的,对外界的态度抱着一定距离的,人的关系联系就是需要互相帮助的,如果你完全独立,不需要他人,很难让他人觉得你亲近。

有调查表明,有亲切感的和爱笑的女孩会很容易吸引异性,太过独立的人,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定型的,没有空隙就给他人进入,这就是形成无形的屏障,拒人千里之外。

所以,想要爱情,首先你要空出生活与心里的空间留待他人,有时候柔软一些,爱笑一些,才能更“招蜂引蝶”。

第二,活得太粗糙。

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自己的生活邋遢粗糙,总是不修边幅,心里喜欢的对象却是偶像型,那真是做梦。

缘分是两个人独立而又美好的状态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共鸣感,你好我也好,这样才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与一个比自己活得太差的人长久走下去,所以要想理想型,就要努力达到你认为的标准的层次。

第三,什么都不做。

有的人因为曾经受过感情的伤害,变得不相信爱情,也不想付出自己的爱,等着别人来爱,等着拖着就剩了下来。

感情这事最怕消极,后来人不会因为你过去的热情爱上你,你的生活更应该向前看,而非沉溺过去。

第四,忙于脱贫。

现社会的压力很大,早九晚五都成了奢侈,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995、996的工作状态里,每天两点一线成了日常状态,以至于在忙于脱贫时,也就少了社交圈和社交活动。

加上当代人谈恋爱,动辄便是吃大餐、买礼物、周边游,恋爱经费也不是小数目,这里不是特指男性,越来越多的女性谈恋爱时都会主张你来我往,所以恋爱经费问题也并非只出现在男性身上。

采访单身人士不结婚的原因

1、“因为懒,天天喊脱单也没行动过。”

温溪,28岁,公务员

我从小就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上学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爸妈只要求你学习好就行。大学的时候也谈过一次恋爱,后来读研不在一个城市就分手了。

再后来也没遇到太喜欢的,虽然嘴上天天喊着要脱单,但也没主动过。有朋友介绍相亲,加了微信,也不知道聊什么,就觉得尴尬,懒得聊也不会聊。现在,爸妈也总催婚,但是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我没想过不结婚,只是现在还没遇到合适的。

2、“工作太忙,圈子太窄”

李波,32岁,互联网

互联网工作,996是常事,有时候晚上忙到11点多,到家洗漱一下玩玩手机就快1点了,平时工作真挺累的。我们公司是休大小周,单休的时候基本一天就睡过去了,双休的时候还能跟朋友约个饭。

但工作后跟以前的朋友联系少了,平时都是和同事一起,圈子窄,大家都忙,找对象这事儿就耽搁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也着急过一阵,但这事儿缘分未到着急也没用,过了30岁,反而不着急了,反正都晚了,慢慢来吧,总要找个自己喜欢的才行。

单身人口2.39亿单身原因

专家:年轻人普遍缺乏谈情说爱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单身人群越来越庞大。《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约为2.39亿人。并且,我国年轻人婚育年龄普遍推迟,《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24.89岁增加了3.78岁。

这届年轻人为何不婚不恋?前述调查显示,社交圈子固定(50.7%)位列第一,其次是宅、不喜社交(47.5%),排在第三位的是不善表达自己(46.0%)。此外,还有闲暇时间被网络世界侵占(44.7%)、交友渠道有限(43.4%)、不懂怎么和异性相处(41.7%)、工作忙没时间(29.3%)等。

郑莉认为,年轻人恋爱的三大拦路虎——社交圈固定,宅、不喜社交,不善表达——都与现在年轻人情感教育缺失有关。长久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以智力学历教育为主,恋爱课、性教育课等情感教育课程缺乏。情感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情感引导、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的全面性情商能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关系,促进其情感智慧、情感沟通、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全方位提升生命幸福感和满意度。

现在,年轻人普遍缺乏谈情说爱的能力。他们从小到大学培养的都是各种“生存”的能力,而与恋爱、情商等相关的知识灌输极少。孩子的社交、表达,乃至与异性沟通、矛盾处理等能力,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到了初、高中进一步强化。由于情感教育被忽略,年轻人往往面临“上学期间父母禁止恋爱,毕业之后父母催促结婚”的尴尬局面。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普及应用,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在社交媒体等线上互动。面对面交流的减少,影响年轻人对社交情景的感知、观察与理解能力,妨碍共情能力的发展,阻碍社交技能的提升。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加剧了有些人的面对面社交焦虑、恐惧。

为什么单身人口越来越多

首先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衡,2021年我国男性人口的总数比女性多出3362万人。作为当代结婚主力的90后,男女比例达到了1:1.1,适龄的男生比女生多了近900万。1.7亿的90后中,登记结婚的只有不到1000万对,绝大多数还是单身。

从数字上就可以明白,哪怕全国的男性女性都一对一对凑齐了,还有2100万的男生注定被抛弃。其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想谈恋爱找对象。早在2015年我国单身女性人数就已经达到了590万,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未婚占比为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女生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思想和物质上越来越独立,也促使更多的女性选择寻求个人能力的突破或者事业上的成功。

当代,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在物质上完全依赖男生,她们更愿意对自己“投资”,选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相夫教子”这样传统的思想束缚。

何况,婚姻的本质本就不是所谓的爱情。在古代,由于物质匮乏、资源不足,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家庭成为社会劳动团体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分工协作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所以最开始婚姻的出现是本就是为了搭伙过日子。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匮乏导致生存风险这个问题不再存在,那么婚姻本质的作用对人们来说也就越来越小。

当然,并不是说大家真的对恋爱和婚姻不向往,只是不愿意将就。《中国95后数据报告》中,问题“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的回答前三依次是三观、经济条件、外貌。

也就是说,人们对恋爱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毕竟谈恋爱只是半个风花雪月,还有半个家长里短。且不说结婚要买车买房,以及之后孩子的教育投资等要考虑的问题,单谈恋爱对现在喜欢“及时行乐”、“月光”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何况现在社会内卷严重,与其让当代的年轻打工人周末挤出时间谈恋爱,可能真的比不上自己一个人独自美丽来得舒服又自在。

还有越来越多的家暴、谋害、骗婚等失败的结婚案例出现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许多人“厌婚”、“恐婚”的思想,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在过去的28年里,我国的离婚比例从9%上升到38%,婚姻的不稳定性已经越来越高。不结婚,不将就,已经成了广大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39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