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热点资讯 >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 宋佳

2023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节又称重久节,重阳节这天会有不同的习俗活动,比如赏秋,登高,吃重阳糕等,那么重阳为什么要登高呢?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重阳节登高的意义,欢迎参阅。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晋朝时,今河南汝南古上蔡地区,有个名叫桓景的学道的人,他的师傅费长房真人对他说:“九月初九,你家有难,你赶快回去,叫家里的人用绛红色布做成香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喝菊花酒,就可消祸。”桓景依照师傅的指点,是日举家登上座落在蔡国故城西面城垣的一处叫做名冈山的至高处避祸。傍晚归来,发现家中的家禽家畜全都死了。费长房知道后说:“这些鸡鸭牛羊狗已经替你们受灾了。”

唐宋开始,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状态的安定和改善,使大家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本质的祈求。在传统重阳登高习俗的意义中,追求长生与延寿,逐渐代替了消极的避邪消灾与追逐功利的寓意。

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传承、选择、优化和赋予,重阳登高形成了我国乃至华夏文明辐射到的地区,独具特色的表达思乡思亲和祈寿的民俗活动。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辟邪佞之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佞之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佞之气。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食物大都来自采集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九九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重阳节的重阳含义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另外,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重阳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风俗

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通过登高远望,祈求健康和平安。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登高可以祭拜山神祈福,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佩茱萸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佩茱萸。茱萸是一种辟邪的植物,可以驱除邪气、消除疾病。人们喜欢佩戴茱萸来保护自己,也喜欢将它插在身上。

赏菊

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就是赏菊。菊花是秋季盛开的美丽花卉,象征着长寿和吉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办酒会,赏菊花,聚会庆祝重阳节。

饮菊花酒

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是饮菊花酒,这是我国古代重阳节必饮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视为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具有祛灾祈福的寓意。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因此被广泛用于节日和庆祝活动中。

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就是吃重阳糕,它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糕点,可以根据心意随意变换。吃重阳糕的习俗起源于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庆祝重阳节的传统食品。

放纸鸢

放纸鸢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意味着放飞美好的事物,象征着人们希望将不好的事物驱走,迎接吉祥和幸福。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人们放鸟儿的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放纸鸢的泛称。

尊老敬老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尊老敬老的习俗。人们通过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老之情,同时也要关爱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幸福的环境。

晒秋

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是晒秋。重阳节是赏秋的最佳时期,而中国的南方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的特色。

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4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