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 思恩

冬至节气传统习俗?冬至的习俗有祭祀,祈福,吃水饺,九九消寒,吃汤圆,吃麻糍等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冬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冬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冬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风俗。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风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数九

民间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一时段为9天,并依次定名为头九、二九、三九……九九共81天,俗称“冬九九”。表示“数九寒天”中各时段气候由凉到寒再由寒到暖的变化情况。

冬至养生知识

锻炼要热身

冬季要多锻炼,但运动前一定要进行比往常更加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的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冬季天寒,人体肌肉、韧带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弹性及伸展性降低,各关节会变得比较僵硬。如果没有进行热身直接开始锻炼,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受损。

饮食多用温补

冬至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节,应多进行温补,少食甚至远离寒凉。多吃羊肉、牛肉等具有补益效果的食物,可以预防三九寒冷。

冬至的来源和意义

在25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天,冬至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古代的人觉得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人们往往会在冬至这天,进行祭祖,家庭聚餐等活动。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就快要过年了,二是说明冬至和过年差不多,都是非常重要的。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地气趋于寒冷时,蚯蚓身体向下。进入冬至时节,蚯蚓头开始转而向上,蚯蚓身体像打了结的绳子。

二候麋角解

麋,俗称“四不像”。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后麋鹿可以感受到阴气在逐渐减退,于是其鹿角脱落,这是阳气萌生,阴气衰退的迹象。

三候水泉动

冬至过后,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这或许是在提醒人们,天寒地冻之时,不要忽略阳气的渐渐回升,大地已开始复苏。

冬至的气象变化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42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