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总结报告范文 > 人社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人社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cwl2

人社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改革落地见效的攻坚克难之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全面领导和省、市人社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深化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动人力社保工作实现新突破。

2020年度工作总结

一、服务区域发展,扎实完成人力社保工作

(一)立足服务群众,推进人社领域改革攻坚

1.“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区要求,我局坚持问题导向、自我倒逼、优化服务,以高压态势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我局集中各类业务,整合同类业务,优化窗口设置,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专设导服台,负责接待来访、解答咨询、疏导秩序;开通POS机刷卡服务,实现就地缴费;配备高拍仪,实现电子归档,免去复印、打印程序;实行容缺受理,所缺材料可通过快递邮寄、发送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补齐后办理;可向民政、法院等行政机关部门获取信息的材料,由窗口经办人员负责获取,避免群众“多头跑”。目前,我局已全线完成事项目录比对规范,共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116项,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为111项,占比96%。

2.“小分队破难题”攻坚克难

今年,在全市开展的“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专项行动中,我局领衔的攻坚项目也是我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完成业务下延。围绕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目标,我局着力打造具有“北仑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基层平台。目前,全区10个街道、54个社区、190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基层服务机构,全面建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村)的三级基层服务网络,并建立起以就业专网为主,覆盖三级的基层服务信息网络。配备了一支149人的基层服务队伍。平台可提供包括人社综合、就业创业与失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维权、社保卡服务等五大类58项的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二是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顺利。实训中心一期工程A地块建筑主体结构已完成结顶,进入到外立面和内部装修环节,预计2020年投用。

(二)夯实人才支撑,绘就人才强区新蓝图

3.区域人才数量增长迅速

全区新增各类人才2.3万人,人才总量超过24.6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9万名,技能人才13.4万名,正高级专家和市3315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193名,副高职称人员2894名,高技能人才达到3.4万名。

4.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稳步迈进

以深入推进“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主动开拓国际化引智平台,搭建与日本技术士会、留日同学总会、独联体、意大利、英国、中智育盛等6个海外引智平台,并与原中俄科技园董事长李长华、人社部中国专家科技经济咨询中心签订了“一带一路”人才技术创新平台合作备忘录。围绕我区“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引进一批高端智力项目,2020年引进海外工程师28名,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3项。特别是引进意大利CSMT碳纤维代表团来仑考察落户,该项目有望突破美国、日本在T1000以上原材料、设备的国际封锁,占领新材料科技制高点;与中科院过程所“百人计划”专家王钰就“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签订落户意向书。有序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工作,截止目前,新系统中北仑区许可新办210项,境外申请来华工作许可通知61项。

5. 高技能人才开发进入快速通道

持续推进“优秀青工培育工程”,对接高职教育资源较集中的黑龙江、甘肃、陕西等省份,帮助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1000余名,技能人才4000余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员工技能素养。引进国家级烧结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北仑。支持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建立“北仑区—国家级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岗前岗中技术培训、班组长以上管理核心层技术提升培训、企业技术攻关研发等活动,全年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10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民办培训机构积极性,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班培训150余人,叉车等工种培训1000多人。扶持技工学校成长,学校现有在校生412名、设置7个北仑区紧缺人才专业,并与多家区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职工提供多形式技能提升培训。与宁波技师学院顺利签订关于小港实训中心的运营管理委托协议,各项实训活动有序开展。成功举办“港城之星”技能竞赛,组织参与6个市级技能大赛项目,共6人荣获市级奖项。

6.高层次人才举荐成效明显

推荐1人参加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推荐3人参加省“万人计划”选拔,新增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新增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二层次人选6人,三层次人选18人;新增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2人,市优秀留学人才2人,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1家,市服务人才先进个人1人,市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入选宁波市企业专家工作站重点支持单位2家;评审北仑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7家,落户8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沈国峰团队入选2020年宁波市“3315计划”团队C类,王书崎获评“3315计划”创业个人。新建双马机械、海伯精密博士后工作站2家。

7.人才评价机制更趋优化

参与拟定《浙江省塑料机械行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启动2020年度浙江省塑料机械行业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工作,进一步将塑机高工评审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落实省事业单位职称评审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人员申请首定和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一律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予以推荐。开展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企业自主评价试点,协助海天塑机、宁波钢铁、申洲针织三家企业开展工程师自主评审,新推荐拓普集团申报自主评价试点。加大工程师评审制度改革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取消外语、计算机作为准入条件的要求,弱化论文要求,更加注重对专业技术业绩和能力的考察。

(三)提升就业服务,增进创业之区建设

8.就业工作有序推进

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广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目标。通过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搭建网上招聘平台,建立街道(镇、乡)、社区(村)公共职介网络,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55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2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61人,公益性岗位开发保持完成200个,全区登记失业率为3%。宣传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强化就业帮扶。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和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万余名,发放社保补贴8400余万元,为56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00余万元。

9.搭建创业平台全方位助推创业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截止目前,北仑区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320人,创业实体930家,帮扶和培训大学生创业2000余人次。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为宁职院在校生开设了俞家文化创业班、恒荣文化创业班、跨境电商创业班等4个班,累计招收103名创业学生,同时开设2+1学制的新道卓越创业精英班,为大创园输送优质项目与人才;积极推进创业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目前平台已收集有效创业大学生创业信息320条;邀请华为等标杆企业和浙工大等高校讲师来我区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在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办“创业大学堂”;联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生创业园举办创业教育系列活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落实小额贷款和贴息、创业补贴等政策,新增创业实体3167家,带动就业1913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1768万元。新建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0个,扶持电商创业296人。

(四)加强社会保障,促进民生幸福之区建设

10.推进社会保障参保全覆盖

积极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除了加强宣传引导外,着重强化数据排查,每月开展户籍人口参保信息收集工作,准确掌握各街道户籍人口参保变动情况,为社保扩面提供有效参考。至2020年底,全区户籍人口已参保29.57万人,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7%。加强政策宣传,力促土保衔接基本养老保险,今年全区已累计办理转保5517人,其中领取养老待遇3890人,转保工作持续有力推进。推行社保卡养老待遇发放工作,我区选取霞浦街道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在街道和社区、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已完成4675名存量待遇享受人员应用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工作。至年底,全区通过社保卡发放退休金人员累计达13694人,月均发放待遇2706万元。

11.有序贯彻各项医保领域改革

根据省厅医保改革“三突破”文件精神,我局深入街道,社区(村),加强政策宣传,截至12月底,我区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新增23288人,在保人数为406764人;城乡居民医保在保人数为183240人,参保总人数达到59万人,户籍参保率达到99.14%,完成省定医保扩面任务。做好家庭共济网政策推广工作,自2020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可实现与家庭成员共享,截止12月底,宁波市共组网16.5万余条,33万余人享受家庭共济网医保历年账户余额共济政策。跨省就医住院刷卡直接结算顺利开展,外省参保人在北仑区直接结算28例。医保药品目录库进一步优化,自11月1日起,新增药品和剂型编码584个,其中西药308个,中成药274个。城乡居民医保附加意外险顺利实施。

12.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目前,我区符合纳入条件的参保人员以及待遇享受人员均已经纳入省社保系统,实现了地税征缴和社会化发放。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于2020年7月对2020年1月前退休的3449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进行了2020年度养老保险待遇调整。调整后,人均待遇达到6876元,人均增资298元。9月,通过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对,对468名2020年10月后退休的“中人”进行了待遇重新核算,其中290人待遇得到了增长。调整后“中人”人均待遇提高了256元。按照上级部门要求,10月开始和财政对接,进行清算筹备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单位退休金清算的核对工作。

13.落实土征人员安置参保政策

至2020年12月,全区被征地人员206850人,其中领取待业生活费35006人,一次性货币安置等154360人。全年新增被征地人员646人,新增待业生活费894人,全年待业生活费发放支出24612万元,安置补偿费支出363万元。全区参加土保56983人,其中享受土保待遇30552人,未享受土保待遇2643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土保参保人数减少了6275人,其中享受人数减少了3872人,基金发放减少近3300多万元。

14.做好工伤认定鉴定工作

1-12月份,共处理工伤认定3324件,共组织安排劳动能力鉴定17批,鉴定职工2183人。多协同、巧借力,加强与阳光保险公司的合作。今年1月起,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经办工作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与阳光保险公司的合作。截止目前,协同保险公司共组织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大型宣传活动1次,对112家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上门指导施工项目参保5家,开展工伤认定现场调查52起。

(五)增进权益保障,深化平安北仑建设

15.打造法治规范体系

2020年我局大力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打造法治人社新时代。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清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三统一”要求,规范制定审查。共清理2020年12月底之前涉及人社的区发文件31件,其中保留26件,废止5件。加强行政纠纷预防调处工作,今年共受理应答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共28起,其中复议案件9起,诉讼案件19起,目前结案23起,均未败诉。继续施行我局法律顾问聘用制度;推进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突出重点增加省行政执法证持证率。加强普法力度,制定了《北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20-2020年)》。

16.提升和谐劳动关系指数

2020年,我区劳动关系以中央、省、市各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区实际,深入开展劳资纠纷预防“3311”工程,进一步夯实劳动关系源头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打造“双爱”活动和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品牌,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成立了北仑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双爱”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企业规范用工管理指导服务工作,提高企业用工管理水平,全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今年我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2%,其中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72%;全区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和工资集体协议覆盖率达95.13%。

17.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今年全区二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处理各类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1239起(区级占47.6%),同比去年减少13%,案件结案率继续保持100%;采集15203家用人单位的动态劳动用工信息,对4405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日常巡查,为2872名劳动者追讨工资2960.2万元。进一步推进“无欠薪北仑”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从结果来看,我区达到了浙江省无欠薪区、县(市)申报创建、考核验收标准。继续完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制,同步推进街道社会综合治理四个平台一张网工作机制。

18.加强争议调处联动

2020年,我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32件,其中立案1363件,同比下降22.5%,涉及劳动者1588人,申请总标的8172万元,处理标的3334万元,集体案件9件。结案1284件,结案率 94.2%,集体案件结案率为100%。我局积极完善调解仲裁工作。4月份,推荐小港街道向人社部申报“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综合示范单位”,着力打造以小港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为样板的新形势下规范性基层调解组织,以此来推动我区10个街道的基层调解组织全面升级。8月底,小港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功获评全国乡镇级综合示范单位,全省仅三家单位获此殊荣。开展庭审开放日活动,打造阳光仲裁。

(六)落细人事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9. 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做好46名公务员的考录工作,共实施6个批次的教育、卫生等事业编制招录工作,录用人员280 余人,为全区各用人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制订机关科及科以下干部交流的初步方案。创新事业招录模式,依托第三方完成考录工作。今年的机关事业考试除发布岗位及资格初审外,其余的命题、试卷保管、组织考试等工作均委托宁波考试中心运作,深化“阳光考录”。创新公务员培训模式,拉开“三年轮训”序幕,初步拟定北仑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基本方案。规范做好职务任免和各类申报等工作,全年共办理职务任免296人。完成公务员奖励421人,公务员(参公人员)登记58人。完成202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科及科以下工作人员个体考核工作,深化实施机关事业人员“双对”考核制度。

20.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完成全区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工资晋升工作,共办理机关工作人员五年晋级624人次,两年晋档408人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级薪级工资6931人次。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调整和落实工作,主要包括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和部分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调整等工作。做好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工作。规范目标考核奖和津贴补贴,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及时制定我区目标考核奖实施方案,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北仑区规范津贴补贴的数据测算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打造廉洁高效人社铁军

21.深植廉洁意识,强化权力制约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开创北仑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中之重来抓。推动理论学习全员覆盖,今年全局已开展集中理论学习16次,各支部分别组织集中学习50余次,努力让廉政学习交流成为常态。根据层层签订的原则,全体干部签订《年度廉政责任手册》,局长对副局长签,副局长对分管科室长(单位负责人)签,科长(单位负责人)对分管副科长签,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既是廉政承诺书和责任状,起到“提醒”作用,又是落实廉政责任记录簿,起到“留痕”管理和督查的作用。全体干部签订《人社局工作人员“十条”廉政效能承诺书》,对机关工作人员十个可能的涉廉行为方面进行了规范,除了工作行为要求还涵盖了八小时外的廉政纪律。

22.抓好建章立制 做细精准保廉

一是机关人事选调制度。我局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北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选调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重点建立公开选调制度、面试面谈制度和人员调动公示制度三个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人才项目上网招标制度。对包括“港城技能之星”技能大赛、专家疗休养等适宜政府采购的服务项目,一律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对人力资源服务业活动项目,面向市场广泛征集方案,邀请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会审,确定最终方案,确保公开透明。三是劳资纠纷案例指导制度。对受到广泛社会关注、疑难复杂等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案例,进行定期整理汇编,指导企业用工行为,防范劳资纠纷,促进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2020年共整理劳动监察案例30个,劳动仲裁案例100个。

2020年,我局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仍然有待优化,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培育仍需引起重视;社会保障政策与人民群众对社保的期待仍有差距;劳资纠纷案件调处难度逐年增加,和谐劳动关系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求索。

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的起始之年,是人社事业发展提升的关键之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支点,增创人才生态新优势

我局坚持以服务“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龙头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主方向,以外国专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突破口,不断开创区域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推动“国家引智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化发展。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引进外国高端人才与高新项目。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智力资源的深度合作。实施领军型外国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工程。二是建设引才聚才平台载体,着力发展外国高端人才产业集群。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合作平台。依托落户我区的意大利CSMT(中国)中心,引进罗马科技园、意大利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布雷西亚大学等机构来仑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逐步形成意大利高端人才创业创新产业集群。同时,谋划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外国人才离岸孵化器,就地吸引使用外国人才,推动国外人才智力项目在国内“软着陆”。

(二)打造高技能人才集聚平台。布局我区“1+N”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基地网格,涵盖以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为主体的公益型培养基地、以培养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等创新智造产业技术技能为主的企业型培养基地、以培养先进制造业发展紧缺的高技术人才为核心的院校型培养基地和以引进与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服务型基地四大类别;依托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港城技能之星”技能大赛等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培养,推进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北仑区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引培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积极搭建各行业国内知名技能大师来仑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推进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二、以提供更加均衡普惠的社保服务为要点,增创民生幸福新优势

(一)人社服务提质增效。“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量达到总办件量的90%以上。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打通信息孤岛,推开统一受理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街道“四个平台”作用,进一步下放事项,打造群众人社业务办理“一刻钟”服务圈。

(二)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参保全覆盖。本着“参保一人、造福一家、保障一方”的思想,全力做好户籍人口参保扩面工作。深入推进土保转社保工作,力求把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中,进一步提高各类参保人群社保覆盖率。

(三)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跨省异地住院直接刷卡结算等业务。深化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医疗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示群众和社会关心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推进社保卡业务功能扩展,把社保卡作为推进“智慧社保”的主要接入载体,扩大社保卡应用领域。

三、以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基点,增创平安北仑新优势

(一)稳步推进“双爱”品牌建设。多方位开展“双爱”活动,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氛围。持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劳动合同管理。

(二)强化劳动监察联动机制。推进企业守法诚信制度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办案。进一步建立多部门联动信息化平台,与政法、工商、建设、公安、街道共同进行劳动监察,明确各单位职责,形成合力,护航“无欠薪北仑”。

(三)构建多元化、专业化调解体系。以提高基层自主解决争议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街道(镇)和企业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预防和化解争议的能力。

四、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重点,增创乐业北仑新优势

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就业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完善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网的就业与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就业管理服务网格化。开展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就业服务组织执行能力,确保促进就业政策有效落实、发挥效能。

进一步健全创业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加大农村电商扶持,鼓励大众创业,以区内“我是农民”等“互联网+”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为代表,追踪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五、以深化人事管理改革为切点,增创干部队伍建设新优势

(一)服务机关单位解决人才需求。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采用规范、灵活、实用的招录方式服务于教育、卫生等系统的人才引进,满足区内机关单位用人需求,推动机关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

(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加强新录用公务员拟定职级、首次任职定级及试用期考核管理。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深化竞争上岗管理。建立拟调入人员预审制度,对岗位符合情况进行预审,规范人员调入程序。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及区属专家选拔、服务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双对考核”平台运用,推动考核结果在机关事业干部的职务职级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干部提拔中的评价激励作用。

六、以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为起点,增创干事创业新优势

(一)以制度建设为纽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推进。把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到反腐败治本之策的重要地位,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线,从日常工作中提炼形成具有我局特色的廉政建设制度,贯穿于反腐各个环节当中,在加强教育、责任落实、强化监督等各方面建立起长效的反腐机制,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二)以基金安全为核心,打造人社党风廉政建设名片。以廉政建设为盾,勇挑守土之责,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融入、体现到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进一步做细、做实、做精准、做到位,抓好融入结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加强社保基金安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以监督检查为手段,持续转变人社工作作风。切实强化机关效能检查,以规范有序的日常监督助推作风效能提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更深刻的认识、更严格的标准、更有效的举措,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转变工作作风,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1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