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总结报告范文 > 局机关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局机关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cwl2

局机关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一、2020年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大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为方向,着力强基础、抓项目、促转型,注重扶工政策的持续发力,不断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我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97.28亿元,同比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201.55亿元,同比增长6.6%;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4.3亿,同比增长13.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2.2%,居温州第一。

(一)强基础稳增长,保持良好经济发展态势。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瑞安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着力稳信心、稳投资、稳企业,打出振兴实体经济系列组合拳,确保我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1.稳信心。健全工业经济形势定期分析制度,实时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运行态势,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研判和预警发布,为工业经济运行提供分析判断、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完善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体系,制订《工业经济发展三十条》、《降本减负新政二十条》等系列文本,打出深化经济转型发展“组合拳”,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市场信心。

2.稳投资。建立完善工业投资项目库,对项目供地情况、开工情况、进展情况实行全面动态跟踪,并进行月通报,推进在库工业项目应报尽报,全力抓好38个已供地未开工项目、40个已开工未竣工项目及省级重点技改项目的推进。建立工业投资工作月例会制度,明确每月工业投资任务目标及新入库项目任务目标,并对新项目入库包装进行面对面指导,深度挖潜,扩大投资增量。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224.59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3.1%,已供地未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已开工未竣工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重点项目技改投资24.74亿元。

3.稳企业。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严格执行规上企业生产经营异常情况零报告制度,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及时发现信息苗头,有效防止优质企业因服务不到位、工作不作为等原因外迁。大力开展“十百千”助企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日等系列活动,组建十大专业协调组和20个助企服务小组,对全市173家亿元以上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全面掌握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的化解企业发展难题。目前,已收集各类问题610个,其中用地类问题、税费融资类问题、科技人才社保类问题占据比例最高,目前已化解各类问题596个。

(二)搭平台扩空间,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充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大拆大整”腾退低效土地资源优势,系统实施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破解“发展空间不足”这一制约瑞安传统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1.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按照产城融合、配套先行的思路,全力打造“3+2+N”产业平台体系,全面加快丁山二期产业园、丁山三期产业园、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等三大产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浙南产业集聚区塘下、阁巷分区两大区块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瑞安侨贸小镇、塘下智能汽配小镇等特色小镇。8月2日,瑞安侨贸小镇成功入选了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产业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平台经济转型。比如,我们按照“十通一平”的要求,在丁山二期产业平台同步推进“五路东进垦区计划”和“品质配套三年行动”,华峰产业园、华峰热电联产、中科光电产业园、马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丁山二期。

2.以小微园集聚小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部署,结合“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以“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园升级版,助推小微企业集聚转型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小微园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冯飞副省长2020年3月11日批示:瑞安在产业定位、产城融合、服务保障等方面,很有特色、很有成效,建议印发此件,供各地参考借鉴;周江勇书记2020年3月22日批示:当下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说不定就是明天的重点骨干企业,同样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和培育,瑞安的经验做法可供各地学习借鉴)。到11月底,我市小微园新增供地面积1106.63亩,开工面积836.80亩,竣工面积77.04万平方米。如占地502亩的机械装备产业园,引入置信集团,总投资20亿元,摘牌当月进场施工,不仅提供园区开发建设服务,还能提供金融、物业、商业等后续增值服务。

3.以大整治置换新空间。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作为根治产业“低小散”、城市“脏乱差”的重要抓手,不仅有效整治了产业“低小散”现状,还置换出大量宝贵低效连片土地空间,为我市今后产业转型发展储备了土地资源。今年完成排查“四无”单位16122家,完成整治22631家,完成温州任务的251.46%,居温州第二,整治率达100%;上报温州市级 “零四无”示范镇街4个、村居10个,通过验收“零四无”示范镇街2个、村居4个;创成温州连片整治“四无”示范团块15个,整治面积78万平方米,拆除率达到90%以上。如汀田街道东新路一带汀田区块原来是工业企业的集聚区,共有历史违建企业967家基本上都属于“四无”,经过专项整治,已全面扫清“四无”企业,腾退低效土地1900余亩。

(三)抓创新促融合,持续推进产业快速转型。围绕“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合作”的思路,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搭建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为瑞安产业转型发展插上创新翅膀。

1.以“机器换人”引领技术更新。不断完善“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优惠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最高比例可达26%。全年,累计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945项,计划总投资269.6亿元,竣工345项,新增工业技改项目177项,新增工业机器人129台,工业技改投资173.57亿元,同比增长3.4%。兑现2020年度技改相关补助金额达7299.3万元(其中技术改造补助5794.68万元、“机器换人”补助1237.16万元、工业机器人购置奖励267.46万元),创下了瑞安历年新高。

2.以“两化融合”力促业态创新。不断加强信息化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瑞安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扶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奖励等。截至目前,新增1家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瑞立集团),华峰、瑞立、瑞明3家企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培育温州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制定《瑞安市2020年“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安排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推动企业上云,多层次地开展“企业上云”培训,引导云服务商对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培训。到目前,已完成企业上云3179家,提前超额完成温州任务,如浙江雅虎已经实现人力资源、办公、考勤等管理上云,提高了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浙江人本、环球鞋业等企业实现销售上云,提升了销售信息化水平。

3.以“政府搭台”助推模式革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力度,促进产品电子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装备制造重点领域等补助力度。成功列入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一对一”指导的4个县(市区)之一,走访调研30余家智能化改造条件较好的企业,筛选5家以上重点培育对象。1-12月,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达到299.64亿元,同比增长25.7%,新产品产值率达30.05%,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147个,新产品立项141个,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列入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项目1个,列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列入单项冠军产品1个,列入2020年度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5项,雅虎列入省智能制造重点项目。

(四)抓增量提存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围绕“45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全力打造企业成长链,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

1.系统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高端化、融合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全力做强汽摩配、机械装备、高分子材料和时尚轻工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产业高度与新度。1-11月,汽摩配产业规上产值达到135.4亿元,同比增长21.3%;机械装备产业规上产值达到233.6亿元,同比增长10.4%;高分子材料产业规上产值达到189亿元,同比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73.8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市总额40.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82.4亿元,同比增长1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0.5%。

2.全力培育两型企业。着力加大对“两型”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评选出瑞安市领军型企业50家、高成长型企业62家,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1-12月,瑞安市领军型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达到345.6亿元,同比增长18%;瑞立集团销售产值首超30亿元,华峰热塑性、铭博汽车部件、东曹、江南铝型材4家企业销售产值首超10亿元。不断加快中小企业升级,瑞安高成长型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达到62.17亿元,同比增长20.8%,销售产值首超1亿元企业达34家;列入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

3.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全力打造小微企业成长提升主平台,加快推进在建小微园项目进度,整合一批符合入园的小微企业尽快入园,特别是加快疏导“四无”整治中丧失生产场所的小微企业入园,让小微园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热土”。加大小微企业创新力度,正确引导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科技型、成长型小微企业,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形培育机制,推进“小升规”工作,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列入“专精特新”培育企业310家,小升规企业达122家。

(五)抓改革强帮扶,全面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活力,不断改善企业“围墙”外的发展环境。

1.抓改革提动力。全面建立以“资源占用产出论英雄”为导向的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机制,今年我局将评价对象新增占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共5468家。规上企业在原来电产、电税评价指标基础上,新增亩税、亩产、能耗产出等6项评价指标。经过的数据收集、比对、核实、测算、排序、公示、补充,评价出:规上A类199家、B类816家、C类32家, 8家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企业不予评价;规下A类101家、B类1991家、C类2321家。现已全面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为1447户A、B类工业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3314万元,减免户数增加87%,减免金额同比增长20%。

2.降成本促活力。今年以来,我市在2020年出台的《关于推进降本减负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基础上,从“降、免、改、奖”等几个方面着力,新增、完善企业税费、技术创新等减负内容,制定《瑞安市降本减负新政二十条》,健全了企业减负长效机制。1-10月,共为企业减税降费28.1亿元(含出口退免税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其中,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额8324.7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税额1.14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达2.09亿元,停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6600万元等;电力直接交易为1193家企业节省企业用电成本3424万元;节省企业用地成本1.5亿元左右。

3.强帮扶控风险。积极参与全市企业风险处置工作,强化企业风险排摸,继续发挥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的过桥作用,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有效遏制“两链”风险蔓延。1-11月,全市共有132家企业使用应急转贷专项资金322笔,涉及金额21.71亿元,企业数、笔数、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4.14%、34.02%、35.58%。其中新增风险企业24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32%。

二、2020年工作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创建省级工业强市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集聚政策要素资源,联动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大数据+”,加快提高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转型升级。

(一)抓结构调整稳增长。全力做强汽摩配、机械装备、高分子材料和时尚轻工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451”现代产业体系。实时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运行态势,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研判和预警发布,为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提供分析判断、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力争2020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到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工业用电量增速达到6.5%;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27亿,增速达到10%以上; 信息经济发展指数突破90。

(二)抓产业转型促提升。深入开展汽摩配行业省级“机器换人”试点工作,加大“机器换人”技改投资力度,着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促进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力争2020年,实际投资额5000万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达30个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260台以上,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0%以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促进产品电子化、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力争到2020年,新产品产值率突破30%;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温州市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项目2个;3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创建初显成效;深入开展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建设,开展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促进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力争2020年,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5;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家以上;培育省两化融合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家以上、温州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4家以上;打造1个制造业行业云、1个平台服务型行业云。

(三)抓工业项目强投资。坚持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总抓手,提前谋划工业新项目,全力破解工业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小微园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有力保障投资总量。重点抓好新力新材料、华特、龙纪等重点项目的供地、开工,加快华峰产业园、瑞安机械装备产业园、东新产城汀田小微园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工业性投资增速达1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工业供地项目30个,供地面积1200亩;工业项目开工35个,开工面积1000亩;工业项目竣工项目35个,竣工面积70万平方;小微园新开工3个面积500亩以上,竣工面积70万平方米。

(四)抓企业培育促发展。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重点聚焦汽车关键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产业,对细分行业主营业务好、创新能力强、亩均税收高、品牌贡献大、市场占有率高等优质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筛选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及时纳入培育库,加快推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升规”等重要工作。力争2020年,培育首超3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家企业2家、1亿元企业20家;小升规企业100家以上,净升规数达到20家;列入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以上;列入“专精特新”培育企业310家以上。

9651